近日,在北京“2010中國傳媒年會”上,經由百余位傳媒老總線下投票、數萬名業內人士網絡投票和幾十位專家終審,參考新聞出版總署、中廣協的有關數據,新聞出版總署旗下《傳媒》雜志把 “2010中國傳媒年度品牌”這一稱號,授予改刊僅僅半年的新媒體——《淘寶天下》。
這份由浙江日報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投資創辦的雜志,2010年7月全新改版后,其發行量、影響力成長之快速,已經成為中國傳媒業的一個新傳奇。
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都發生深刻變革的2010年,改版后的《淘寶天下》以異軍突起之勢,得到傳媒界的特別關注。“獨到的內容與定位,獨有的互動性”——是來自北大、清華等高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授們對《淘寶天下》的評價。
正是憑借緊貼時代發展的內容定位、刊網互動的典范形象,作為新媒體的《淘寶天下》先后獲得由相關權威機構頒發的“2010年度傳媒雜志”、“2010年度中國媒體品牌期刊10強”、“中國郵政發行暢銷期刊”等多項大獎,成為國內新媒體的行業先鋒。
風向:買得起的時尚
2010年7月5日,《淘寶天下》的改版第一期和《獨唱團》同一天推出,當時就成為很多人的談論焦點。相比起《獨唱團》的文藝新銳,《淘寶天下》似乎讓一些抱有期待的人“不知所措”——它似乎太特別太實在了。
在中國報刊亭上,時尚生活刊物數量龐大,近年國際時尚刊物進入中國跑馬圈地也進一步提速。貧困太久的中國人一旦暴富,便成為奢侈品廠商的獵物,拜金與物欲橫流成為中國社會的關鍵詞,而日趨嚴重的貧富分化更加劇了這一非理性思維,甚至有奢侈品廠商放言,中國人只有兩個階層:一個是奢侈品的消費群,一個是奢侈品的崇拜群。
《淘寶天下》橫空出世,打亂了時尚界與消費界沿用了數百年的法則。與《瑞麗》、《時尚》相比,《淘寶天下》所傳達的消費理念絕對不是最昂貴、最奢華的,但一定是最流行、最真實的。它與老牌時尚媒體叫板的底氣,來自于《淘寶天下》對時代脈搏的準確把握,如果說,老牌時尚媒體的權威性來自少數奢侈品企業的面授機宜,那么,《淘寶天下》的權威性則來自對“淘一代”價值觀的準確把握。
隨著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消費理念正發生變化。一批以都市白領、城市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消費階層不再像上世紀末剛擺脫貧困的中國人那樣崇尚奢華、追求炫耀,而是尋求實際、考量價值、崇尚舒適、便捷,追求健康的“物為我用”的金錢觀、消費觀。這群人恰逢電子商務的盛行時代,購物習慣于上淘寶,被稱為“淘一代”。
《淘寶天下》推介的消費觀,源自3.7億淘寶用戶的真實消費記錄,源自3.7億“淘一代”共同分享的生活新體驗。
實用:買得到的時尚
《淘寶天下》像什么?《新周刊》的評語定義為:“它是最不像雜志的超媒體,也是最具網絡屬性的商業讀物,它不登新聞,只推銷買得著的生活方式。它以‘淘寶價’和‘淘代碼’為尋寶密碼,引領讀者進入有故事的物志和有賣場的秀場。在新生代眼里,它就是個人創業的紙質櫥窗和網絡商店的每周T臺。”
《淘寶天下》通過與淘寶網的數據庫相連通,獨創了淘代碼購物模式,在《淘寶天下》上,每一件商品與店鋪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淘代碼,讀者可以通過雜志上的印刷。《淘寶天下》周刊社社長朱德付評價說:“在此之前,即使是互聯網門戶媒體,也只是網絡上的傳統媒體,有了基于互聯網分賬模式的淘代碼,印刷在紙上的媒體,就是創新媒體。”
很多寫字樓白領、前臺姑娘的評價則更直觀一點。在廣東從事廣告行業的劉真就表示,每次周刊寄到公司,輪到她手里的時候,就已經被“翻爛”了,有時候她不在公司,負責行政的小姑娘直接發短信給她說:你的《淘寶天下》我先拆來看了。
《淘寶天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或許有些業界同行認為我們的內容不夠奢侈或者前衛,但是如果有很多前臺姑娘、公司白領愛不釋手,我們認為就是最大的成功。”而這種“買得到、買得起”的定位,不僅僅來自于采編人員的努力,更是源自淘寶網的數據支撐,是3.7億網購消費者用支付寶投票的結果。
靠譜:大淘寶數據基礎上的時尚
在淘寶天下周刊社,我們看到很多雜志社、報社所沒有的場面——一邊是采編人員忙碌的采寫和排版,另一邊則有一幫年輕人圍在一起討論網絡的模式創新、產品開發。由浙報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立的這家周刊公司,從一開始就有了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兩種基因、兩種資源和兩種人才。
《淘寶天下》的內容源于網絡,選題基于淘寶網的銷售數據、商品數據及會員反饋,將線上頻道與線下媒體整合,并與眾多合作媒體實現數據庫系統共享,充分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準確,創新實現了實時平面及網絡轉載,將更多資訊及時共享,使受眾可通過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新鮮動態。
1月6日,淘寶網在北京舉辦“年度盛典”,公布一系列關于網購的年度數據。《淘寶天下》作為淘寶網的唯一官方媒體,在發布會前一星期取得尚未公布的數據,并在第28期周刊詳細公布了具有風向標意義的重要數據,其中不少數據是獨家披露,充分體現了《淘寶天下》在電子商務數據上權威性。
“難以歸類”,對這本周刊的此種印象一直持續著。在這本刊物中,大批模特穿的是一兩百塊錢的衣服,對降價省錢技巧的研究達到孜孜以求的程度,它的版面上充滿了“爆款”、“包郵”等“冷僻詞匯”,它甚至把“親”這個淘寶上的稱呼印成斗大的字放在封面上……“它是最不像雜志的超媒體”,新周刊將“2010年度雜志”頒給《淘寶天下》時,就給出了這樣評語。
共鳴:3.7億網民共同打造的時尚
翻開改版后的《淘寶天下》,每一期總有無數精彩內容讓讀者大呼過癮之余,還禁不住要慷慨解囊:《有種來淘》讓讀者能買到世博會英國館的植物種子;《購在全球》和消費者一起盤點海外代購;《幸福不打折》,提供給消費者的是黃金周的實惠選擇;《給錢就砍》,告訴你如何在網購時與賣家砍價;《促意大發》,講的是淘寶上無數的促銷活動……《淘寶天下》已經成為3.7億中國網購消費者的“消費圣經”。
如此強烈的共鳴來自于報網互動,《淘寶天下》編輯部創新性地提出“網絡——紙媒——網絡”的內容制作流程,在淘寶社區推出“透明編輯部”欄目,淘友可以從《淘寶天下》專屬頻道、淘寶社區以及《淘寶天下》官方旗艦店等三個入口進入,采編人員將設定好的選題放在“透明編輯部”中討論,然后將眾多買家、賣家和淘寶小二等的想法返回到紙媒,刊出的內容也將再次回到網絡,與眾多淘友互動。
“通過刊和網的聯動,我們在淘寶賣家、周刊和讀者之間,架起了一個多贏的良性利益鏈條。”周刊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種共鳴、分享的思維深深滲透在《淘寶天下》的每個欄目,例如一個關于《高CPI時代的民生》的專題中,除了報道草根生活、草根省錢秘籍,還與淘寶賣家聯動,專題里涉及的所有商品都提供各種優惠。“淘實惠—聚劃算”版塊,通過和淘寶網的團購平臺“聚劃算”合作,每周有二十幾個商品以超低折扣提供給讀者專享,每期最多可讓讀者省下兩千多塊錢。
《淘寶天下》改版之初,阿里巴巴董事主席馬云首肯《淘寶天下》周刊社社長朱德付對《淘寶天下》的總定位:“基于淘寶人,服務淘寶人,推進淘寶人。”馬云說:“淘寶天下是我的寶貝。”
如今,如果說依托淘寶網的數據庫打造“最靠譜的時尚雜志”,通過建立淘代碼這一“印刷購物”系統,打造“買得到、買得起”的時尚,都屬于“基于淘寶人、服務淘寶人”的階段,那么通過原創話題,引導消費、引領時尚、吸引更多讀者體驗淘寶,將“淘寶”從一種“網購行為”升華到一種“生活體驗”,則是《淘寶天下》對“淘寶人”實實在在的推進。據統計,2010年淘寶網注冊用戶數的增長相比前兩年,有了一個飛躍式的遞增曲線,這也從側面驗證了大淘寶的觸角正延伸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