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播到騰訊微博

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團購問題成為新一輪消費投訴熱點。
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一年一度的“3·15”來臨,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昨日稱,據對去年全年的消費投訴分析,一些新興行業問題“令人吃驚”,其中,“點名批評”了團購、預付卡等。
去年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受理的1.7萬多起投訴中,汽車、網購、手機、消費卡、產品維修服務成為投訴“焦點”,尤其網購、手機和消費卡類投訴增幅位于前三位,且呈上升趨勢。
質量萬里行特別提出,團購等新興行業問題“令人吃驚”。質量萬里行專家稱,隨著團購市場的火熱,一些不法商趁機撈一把。因團購投資小、準入門檻低,造成大量網站良莠不齊,出現團購陷阱、售后無法保障、缺乏行業規范等問題。“目前質量萬里行投訴辦受理此類投訴雖然少,但呈上升態勢。”
質量萬里行介紹案例說,消費者顧小姐從“Q8團購網”(網址:www.q8tuan.com)花1014元購買了三套歐萊雅復顏抗皺系列化妝品。當收到化妝品后,經與歐萊雅化妝品專柜證實,發現是假貨。其負責人服務態度惡劣,極不耐煩地讓顧小姐找速遞公司送貨人聯系處理。顧小姐到工商部門查詢,發現該網站自稱的“北京仁杰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并沒有進行工商注冊登記。
■新聞鏈接
團購行業將推資質認證
根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全國團購網站總量已經增至3283家。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信用度不高、團購產品陷阱、售后無法保障等問題對這些網站的順利發展已形成阻礙。據了解,商務部直屬機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已經針對團購行業推出誠信資質認證和評級標準,欲設置門檻約束團購市場亂象。這也是國內首個針對團購新興電子商務模式的監督措施。但也有聲音質疑,新規中并未對團購網站申報進行強制性規定,在把關準入方面,恐怕仍然管理力度不足。
■律師說法
新規應考慮先付費風險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昨天告訴記者,團購作為一種新事物進入中國只有一年時間,目前還沒有相應規范進行約束。如果要制定規范的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團購網站的準入門檻,看他有幾年的資質以及是否有過不良行為或消費糾紛;另外,目前團購都是實行先付費的制度,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新規范應該考慮制定其他渠道的付費制度,保證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晨報記者 肖丹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