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 SXSW 展會上各路 Group Message (群聊服務)大展拳腳,吸引業界目光。Group Message 服務的熱潮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真能大發利市,我們來群聊一下。
轉播到騰訊微博 
從 Kik 談起——互聯網上的街角
正式談論群聊前,我想先簡單說說 Kik ——這個獲得奇跡般成功的新短信服務。
Kik提供了跨運營商和跨系統平臺的短信服務,它是 Reid Hoffman 所說的那種“突破性變革”產品。盡管即時聊天軟件也能實現類似的功能,但我們要為此安裝臃腫的客戶端,還要小心的設置在線狀態。在 MSN ,QQ 上我們有很多老朋友,新的朋友正在從 Facebook ,Twitter ,人人網 ,開心網中走出來,把他們裝進老服務里有些遜,Kik 適時的出現讓新朋友有新地方去,況且不用把手機號碼告訴虛擬的朋友,也能實現類似短信的體驗,Kik 多好!
Kik 為首的新短信服務就像互聯網上的街角,朋友們在那里打招呼,輕快的聊上幾句,然后道別繼續趕路。
群聊——互聯網上的咖啡館
群聊服務的四個特點讓我聯想到咖啡館:
花色不多(文字,圖片,地理位置)
小聚為主(10人以內)
沒有前菜(登錄簡單,快速開啟話題)
品牌很多(Kik ,GroupMe ,Fast Society ,Beluga 等)
群聊服務的中心是“聊”,而聊的核心是“文字”,所以抓住這個關鍵點產品就不會跑偏。圖片,地理位置,也許還有視頻、音頻的加入會能讓服務更加健壯,但過于強調核心之外的功能,產品的體驗會變形。哈根達斯不會去和星巴克比誰家的咖啡品種更多,因為哈根達斯知道他做的是冰激凌店。就目前開來,各家的產品還很規矩,正在軌道上穩定得前進著。
一時興起,就某個話題三兩好友就開聊了,這就是互聯網上的咖啡館——群聊服務。
咖啡館們的危機
群聊服務不是大型社區,他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個封閉的小群落,因此服務以輕巧取勝。技術和規模上,群聊服務屬于中小型應用,也就免不了遇上快速復制,遇上激烈競爭。和現實生活中的咖啡館們相似:目標用戶群很大,但用戶們遠遠達不到對一家咖啡館忠誠的地步。影響顧客進哪家咖啡館的因素很多,地理位置,口味,店鋪風格等等?;ヂ摼W上的咖啡館們也會遇到各種危機:
1. 用戶量的比拼
由于各種群聊服務才剛剛問世,用戶也處于試探階段,所以一臺手機上有幾個群聊客戶端也不意外。試想一種情況:
用戶A Kik ,GroupMe ,Fast Society
用戶BKik ,Beluga
用戶C Kik ,Beluga ,Fast Society
用戶D Beluga ,Fast Society
如果 ABC 要群聊,他們應該會用 Kik ,換做是 BCD 要群聊的話,那就該用 Beluga。如果是 ABCD 同時群聊呢?說服用戶B去裝 Fast Society ,或者說服用戶D 去安裝 Kik 。
用戶量對于群聊服務來說是揭制競爭對手的最好武器,先來者有著特天獨厚的優勢??上攵?,處于萌芽期的各家互聯網咖啡館將投入怎樣的財力物力去爭搶用戶。一場聲勢浩大的廣告營銷戰不可避免!
2. 基礎設施的比拼
速度,穩定,易用性
現在用戶的選擇很多,一旦在上述三點出現紕漏其結果就是丟失用戶,比如在易用性上出問題:前段時間 Kik 升級客戶端,就被我們測出在多語言顯示上出現問題。這是相當要命的事情,本來功能就簡單,要是連這些基礎的功能都搞不定,怎么讓用戶放心用你的服務呢?速度,穩定牽扯到硬件投資,意味著群聊服務必須在短時間內拿到足夠的資金,否則膨脹的用戶量將是企業的災難。
3. API開放與否的糾結
開放API,讓更多的應用扎根在平臺上是一件符合長遠利益的事情。不過過分開放API 也可能帶來麻煩。Twitter 最近的聲明就督促開發人員不要再醉心于客戶端,而是想辦法去創造更多新用法。我覺得群聊服務開放API 帶來的麻煩可能更大。
想象一下,一個超級客戶端:你只需要注冊任何一種群聊服務,然后就能通過它和來自不同群聊服務的朋友們聊天。這樣一來,用戶受益了,可群聊服務呢?是不是有一種為別人做嫁衣的感覺呢?
Group Message 作為一種新服務,是對以往即時聊天和傳統短信服務的檢討和煅煉,不管其結果如何,我們已經從這些優異的服務中感受到這波移動互聯網革命的沖擊力。(原文鏈接:ifanr.com/36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