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銀根緊縮引發不少民間借貸利率攀升,部分小企業不惜高成本拆借,以拓寬融資渠道“救急”。但在一些優秀的PE/VC眼中,緊縮卻蘊含了種種機遇。談及當前的金融環境,德同資本德同資本主管合伙人邵俊的語氣顯得游刃有余,“事實上我們剛完成的二期募集,所用的時間要比去年的首期募集短很多。”銀根緊縮并未對德同的二期人民幣基金募集造成多大困擾,一期募集的火爆情況得以延續。
邵俊坦言,即使面臨銀根緊縮,國內優秀的私募股權基金在募集資金方面也不會面臨困難。以德同為例,德同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政府和富裕個人,以及少數實力雄厚的企業,所以基本不會受到銀根緊縮的影響。政府資金與PE“共舞”,正是當下融資市場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新特點。保險資金從事股權投資的政策開閘、社保基金在PE領域投資占比擴大,地方政府也紛紛成立產業基金,以這些資金為代表的政府資金成為PE最主要的“養分”供給方。
德同旗下人民幣資金的募集過程,恰好反映出政府資金和民間資金對于優秀PE的趨之若鶩。自2009年底開始募集的德同人民幣基金一期在2010年遭到熱捧。超額募集達15億規模,遠超10億元的目標金額。德同資本在股權投資市場的品牌價值在本次募資中得到充分體現。作為公司首個純人民幣基金,僅兩個月內該基金便吸引到10億元左右的資金蜂擁而至。“我們的LP(出資人)主要是民營企業,尤其是以江浙一帶長三角地區的民營企業家為主,其中也有政府引導基金的投資。”邵俊表示,甚至有一家曾為德同投資標的的上市公司,主動打電話過來表示有興趣投資。
“總體感覺下來,民間資金還是相當充裕,尤其是在新的房地產政策下,這些資金尋找新的投資出路(包括PE,VC)的動力還是很強的。”邵俊認為,隨著證券市場的逐步繁榮,PE/VC的財富效應在創業板“頻繁走秀”,不少從房地產市場退出的大資金涌向股權投資領域。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的數據統計,2011年3月共有36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IPO,合計融資72.73億美元。其中,上市數量環比上升20.0%。36家IPO企業中,有PE/VC支持的企業有17家,合計融資33.04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94億美元。這17家PE/VC支持企業IPO,共計發生52筆IPO退出,涉及45家VC/PE機構,平均賬面投資回報率高達7.85倍。財富效應可謂驚人。
銀根緊縮的最直接效應之一是,令不少中小企業遭遇融資困境。邵俊表示,PE/VC應當從中看到更多的機遇。“銀根緊縮使許多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尋找股權融資的需求更強,預計后續投融資活動將更加活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