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國家銀根收緊和民間借貸利率節節攀升的緊張之勢,深圳市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卻似乎很難感受到融資方面的困難。松禾資本合伙人、副總經理劉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已于今年完成15億元的新基金募集工作,大大超出了此前的10億元計劃。
據介紹,松禾資本此次所募的新基金是公司成立以來所發起的第6只基金,募集資金基本來自業界認購而未通過任何第三方渠道發行,可募資金達到20億元左右,但最終僅接受15億元的資金規模。劉浩介紹,“這期基金的規模,是按照松禾資本接近1年半的工作量來選定的,在每期基金使用了超過70%的時候,我們才會著手準備下一期基金的募集工作。”
據了解,松禾資本今年募集的基金將會采取PE為主、VC為輔的結構進行投放,投資的領域仍將注重國家戰略產業發展的大方向,對節能環保、清潔技術、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領域都將繼續關注,預計投資的項目約為30至40個。除此之外,松禾資本剛完成新一輪的人事布局,目前的一線投資團隊達到30人之多,為新基金的大舉發力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是什么原因讓松禾資本不受國家銀根收緊的影響,輕松地募資到15億基金?劉浩介紹,整個創投界目前的融資環境都相對寬松,很多公司的新基金規模甚至不斷刷新,要求進入的門檻也逐年大幅提升。他就此分析,民間資本所積累的大量資金并未因國家的調控而產生影響,加之今年來創業板等財富效應的放大,使得更多的資金更急切地進入這個市場來尋求財富的進一步增值。
資金的大量聚集使得創投業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行業的競爭程度也在日益加劇。劉浩向記者介紹,但凡企業的資質和開出的價碼合適,便立刻會引來同業的數家公司“撲上去”,估值和價格都隨之攀升,而各家的持股占比則應聲而下。他回憶道,“最近有個項目爭奪得很激烈,在與某企業臨簽約的兩小時前,某創投找到該企業并要求追加入股,最終企業與我們商定重新擬定合同,修改持股占比。”
劉浩同時指出,銀根緊縮的大環境會使很多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加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創投界更多的機會。“但是即便如此,創投介入的價格成本還是較早年大幅提升,因為優質企業也確實擁有太多可選項,價高者在某種意義上還是更具優勢,整個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也愈來愈高。”他表示。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松禾資本截至今年一季度,所投的企業已有三家成功過會,等待年內上會的企業也多達十幾家。劉浩認為,按照目前發審的速度和節奏,公司今年會有8-10筆IPO退出,明年也將收獲更多的早期VC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