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移動搜索再燃戰火。谷歌就表示,移動搜索加速創新,要超過桌面搜索。而百度則表示,要在移動方面,強化收購動作。
作為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搜索的一哥,宜搜CEO汪溪對此不置可否,他認為,傳統搜索巨頭進軍移動搜索,有兩個大的命門:一是思路,他們想把PC上的搜索理念搬到移動互聯網上,行不通。二是公司太大,戰略點也太多,很難形成優勢兵力。
轉播到騰訊微博 
宜搜科技CEO 汪溪
根據2010年中國移動的統計數據,在垂直搜索領域,宜搜市場份額達43%,位列首位,百度為26%,屈居第二。
汪溪說,自己不怵百度的秘密武器,就是瞄準用戶體驗:預測三年后用戶需要什么?
他預測,3年后有幾個大趨勢:1、以觸摸屏為為中心的大屏手機是主流,4.5吋是極限。2、在大中城市,4G會來到。3、用戶會裂變,手機將取代PC成為一大核心,5年后,PC將成為手機的輔助。
在熱鬧的互聯網投資大潮中,宜搜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資者是軟銀為主的三家風投,數額約5千萬美元。而融資過程,從接觸到敲定僅兩個多月。
“軟銀為什么選我?看我人老實唄。”汪溪大笑,繼續說道,“其實沒那么復雜,大家看好移動互聯網,而這個領域就這么幾家公司。總要選個來投吧?我沒把資本看得這么重,什么‘郎情妾意’呀,什么五分鐘決定投資呀,在我這統統沒有!”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汪溪對移動搜索、移動互聯網大趨勢、商業模式等進行了剖析。
在移動互聯網的創業上,什么是最重要的?汪溪的答案是:“方向感最重要。創業者里,沒人有節奏感,但成功者都有方向?!?/P>
從來不緊張谷歌、百度
《中國企業家》:谷歌近日宣稱,搜索將繼續推動移動應用,面對巨頭的發力,你緊張嗎?
汪溪:坦率的說,我從來不緊張競爭對手,都沒怎么想過(它們),很少看競爭對手。
不是我很自傲,我從不認為,現在的樣子,是我最后設想的模樣?,F在只是比我十年前的想象,要靠近一步了?,F在依然是以PC為核心獲取信息。哪一天PC不再是必需品,那時候生活就變了。那就是我們的境界。
我做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沒人在做;我做搜索的時候也沒人在做。我看誰?我只知道我們能預見,用戶會到哪個階段。我只做我們認為未來會有的東西。不是自比蘋果。蘋果從不想現在人們需要什么,它是顛覆性的。
人需要自由,不要說自由是有限的。我就是要以解放人性為核心。將活力調動出來。
《中國企業家》:對谷歌和百度等來搜索巨頭說,移動互聯網的命門在哪里?
汪溪:很明顯,大公司病。
我很佩服新浪,在這么大的公司里,能有微博這種革命性創新?;ヂ摼W公司,要么是旗幟性人物頂著公司前進,例如馬化騰(微博)。但有些企業,領導人放松了,很多官僚斗爭、幫派斗爭。谷歌在靠并購推進創新,而自身的創新嚴重滯后。
經歷了近十年,很多企業進入了老暮期。
另外,公司太大,導致無法集中兵力。大公司遇到革命性的機會,往往抓不??;而改良性的機會大公司能抓住——例如視頻。
而百度,他已經很大了——有大公司的慣性??赡軟]有真正在為用戶考慮,移動搜索中,換詞的頻率比手機低很多,如果流量都浪費完了,還沒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用戶會滿意嗎?從有啊,到百度Hi,到其他產品。。百度現在已經無所不做,但局部有所欠缺。
要做預言式創新
《中國企業家》:未來三年,如何看待移動互聯網在手機端、網絡環境、用戶行為等方面的趨勢?
汪溪:宜搜做的是預言式創新,產品提前2-3年做。
手機端方面,觸摸屏為主的大屏手機將是主流。極限值在4.5寸。網頁瀏覽依然是主流,APP只是暫時繁榮。
網絡方面,一些大中城市,4G可能會來到。移動帶寬的特點,以及亞洲超大的人口密度決定了目前的3G不能滿足網絡需求。
而在生活方式方面,用戶會裂變,手機將改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5年后會發生以手機會核心、PC為輔助的業態。
《中國企業家》:宜搜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什么樣的?
汪溪:我們主張開放的平臺,不管是提供內容還是電子商務,并服務中小企業。我們致力于三位一體的呈現方式——塑造品牌,提供網址,提供電話。
如何推動中小企業的移動電子商務?這與社會結構相關。以前中國是出口為主,現在很多轉為內銷,許多都有眼睛往內看的趨勢。既然有這樣的需求,我們來滿足。
資本再火都和我無關
《中國企業家》:宜搜現在第四輪融資的五千萬美元,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汪溪:迎接井噴,練內功,做好服務。迎接井噴,練內功,做好服務。現在企業將近五百人,以后光北京的研發團隊就要達到300人。這筆資金足以我們做18-24個月的計劃。
《中國企業家》:宜搜會在2013年上市?
汪溪:上市不是時間式的,是條件式的。我的意思是,在2012-2013年,移動互聯網市場可能會成熟。2013并不是具體的時間點,這要看市場和我們是不是做好準備了。
對于上市,行業大環境第一。我不看資本,資本再火都和我無關。我做事業不是為了堵資本,是為了做點事情。
《中國企業家》: 360、網秦等紛紛赴美上市,互聯網企業融資頻頻,這有沒有泡沫?
汪溪:我覺得這是好事。移動互聯網肯定沒有泡沫?;ヂ摼W整體也不存在泡沫——但局部泡沫可能存在??赡軋F購就算是泡沫,不過也可能是我不夠了解。
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高估值并不算泡沫。上一輪互聯網潮中,若不是新浪、網易等公司的引領,我們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