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記者獲悉,清華大學擬在“六一”后實施校內上網新的收費政策,從過去的不到10元錢使用國內網絡,改為免費提供5G校外流量,超過的流量按3元/G收費。不少學生認為,在U盤超過8G、一個軟件就能超過5G的時代,這樣的收費標準加大了學生的日常開銷。
■清華大學網絡按G收費
據了解,清華大學網絡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學校近期要進行網費改革,改革后將設置網絡流量上限,超出上限者將實行按流量收費。“基本服務,例如查資料、收發郵件、看新聞的流量肯定是足夠的,但學校并不想為看電影、打游戲的同學提供這種不加任何限制的方便。”記者看到《清華大學校內收費及標準審定委員會決議》內顯示,在校正式注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免費提供一個動態IP地址、一個電子郵箱,以及5G校外流量。此外增加的流量,按3元/G收費。消息公布后,立刻在學生中引起不滿。學生戲稱,“用不到一盒冰激凌的價錢就能上一個月網的日子可能一去不返”。
■學生認為改革是變相漲價
一名大四學生告訴記者,按清華目前的收費標準,一個普通學生,開通一個聯網數,加上Email和靜態IP,一個月花費9.5元,無限制地訪問校內和國內網站,并可通過搜狗瀏覽器等代理免費訪問國外網站。少部分同學,也最多花費90元,可包月訪問國外網站。“改革后的收費標準,實際是沒有上限的收費,很可能要為下載一個軟件,就花費10多元。”有同學說,如今小小U盤的容量都早已突破8G,普通硬盤更都是以T來計算,各種程序、文件的大小也增大了許多。單獨一個Auto CAD2010的安裝程序就要4.66G,Adobe Illustrator CS5是2.12G,這兩個相加就早已超過了免費限額。而很多學生平常要使用的軟件遠不止于此。如果新購置機器或者重新安裝系統,幾個月的流量都不夠用。
■校學生會組織調研
學生的意見集中于:首先漲價的依據不合理,據傳網費改革是為了抑制學生玩游戲、看電影,但相當一部分學生依賴于網絡下載大量軟件、資料;其次是決議的出臺過程不合適,學校沒有充分征求學生代表意見,學生擁有的只不過是知情權和被執行權;第三是決議的內容不合理,5G的免費流量在當下實在不夠用。網費改革的消息傳開后,同學們紛紛在微博、人人網等留言表示反對。清華大學學生會生活權益部也已著手準備相關調研以及反映的工作,將清華即將推出的網費制度與其他高校進行對比,希望學校對此事有一個重新的考量。昨晚,清華大學新聞中心表示,校方正在了解核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