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本周二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給一家國內公司 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意味著中國最大的網上支付平臺已經成為一家國內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最重要的支付平臺,支付寶被轉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分析人士認為,從表面上看,是為了迎合國家法律出于維護國家金融信息安全的必要而規定的相應條款,但其背后隱藏的更大目的在于盡早、順利地取得牌照。
央行2010年6月頒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支付機構的出資人身份進行了規定,其中就包括出資人的內外資身份問題。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公司的身份問題都曾引發討論。
互聯網是國內各產業中跟國際接軌程度最高的領域之一,絕大多數知名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定的外資成分。例如支付寶、財付通分別由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創立,而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都具有外資成分,其他如快錢等支付公司也具有相當比例的外資風投。
跟一般公司不同,支付公司掌握了大量的用戶基本信息,用戶的日常支付行為也會產生大量的交易數據。根據國務院此前公布的《征信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這些都屬于信用信息的范疇。保護這些信息事關國家的金融信息安全。
根據央行2010年6月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境外出資人的資格條件和出資比例等,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該辦法頒布后,央行多次組織各方進行溝通,就支付公司內外資的具體比例進行了口頭規定,要求國內出資方必須占有控股權。
美國投資公司Stifel Nicolaus分析師丹·羅漢(Jordan Rohan)在一份調研筆記中稱:“有人士擔心中國人民銀行將阻止外資控股支付解決方案,讓一家國內企業100%控股支付寶有助于獲得所需牌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張承惠也認為,央行去年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于非金融機構內資絕對控股比例做了相關要求,作出這樣的要求是出于國家金融信息安全角度考慮。支付寶此舉是為了符合央行的規定,有助于支付寶獲得牌照。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寬海表示,支付寶在去年就做了股權變更,一方面是為申請牌照而做準備,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從個人和國家信息安全考慮。支付寶現在用戶過5億,本著對消費者利益負責的前提下,支付寶徹底的內資身份完全可以維護個人信息和國家金融信息安全。
但是,早在2010年12月21日,央行網站公布的支付寶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公告中,其股權結構一欄為“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我公司單一出資人”。這意味著,支付寶的所有權在完成轉讓了幾個月之后才公布于眾,雅虎隱瞞了大半年時間。
其中原因何在?今年4月有消息稱,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已進入倒計時。互聯網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國際認為,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大股東的雅虎,選擇在此時公布這一消息的目的就是為獲取第三方支付牌照造勢。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消息由阿里巴巴方面首先披露后,雅虎并沒有對此表示任何不滿。這顯示一切都是在商業規則范圍內完成的,并不存在任何一方失信或者任何一方被剝奪知情權的情況。高盛認為,雅虎和軟銀最終將得到某種形式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