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終于浮出水面。昨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首批27家單位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其中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快錢等支付企業悉數在內。
支付企業競相“曬證”
頒證數小時后,支付寶、易寶支付等多家企業就“迫不及待”地在網上曬出了各自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其中,支付寶獲得的支付牌照上編號最小,也被支付寶員工們稱為業內“第一張”牌照。這張許可證規定的業務類型中,全面覆蓋了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僅限于線上實名支付賬戶充值)多個領域。
“通過發放牌照的方式,央行將第三方支付納入國家監管體系。”艾瑞咨詢分析師表示,這不僅將促進更多用戶接受和認可第三方支付,同時資本層面加速進入支付行業的趨勢將愈發明顯。“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支付企業對小型支付企業的收購、巨頭企業收購獲牌的支付企業,以及巨額資本注入支付行業的事件將頻繁發生。”
市場分析人士同時指出,獲牌之后第三方支付企業將被允許開展更多類型的業務。“未來,電子支付領域將呈現出由銀行、銀聯、第三方支付、電信運營商及設備供應商等更多主體參與建設支付體系的局面。”中國支付體系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院張寬海表示。
拿牌后立即拓展新業
記者昨日從首批獲得牌照的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電子支付平臺——易寶支付(北京通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悉,易寶支付已經開始著手拓展新領域的增值服務。
據易寶支付CEO唐彬(微博)透露,除了數字娛樂、電信、航空、教育等優勢行業外,今后易寶支付將拓展包括保險、基金在內的更為廣闊的行業支付市場,在相關行業內進行互動營銷、跨行業營銷,以及利用商家和用戶的數據庫進行推廣等增值服務。為此,易寶支付規模更為龐大和級別更高的人才招募計劃已提上了日程,其中包括技術、營銷等崗位,網絡IT、金融和熟悉各個行業的復合型人才。
“落選”主要因為申請晚
在首批提出申請的32家企業中,也有5家申請企業尚未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它們分別是上海銀聯、上海暢購、上海富友金融、上海得仕和聯動優勢。另外,5月17日才提交申請的百付寶也未入圍本次發放名單。也就是說,北京地區申請企業中,除聯動優勢之外,其余9家企業悉數拿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部分企業“落選”首批牌照主要與其較晚申請有關,拿牌只是時間問題。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首批發放牌照的電子支付企業在經營水平、盈利能力、治理結構、風險防范等“系統重要性”方面具備了領先優勢,未來一年的電子支付行業將面臨放量增長,年底前將輕松突破一萬億元,2012年中國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6萬億元。
首批獲牌北京企業名單
1 銀聯商務有限公司
2 北京商服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3 開聯通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4 北京通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5 錢袋網(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6 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
7 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
8 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9 北京拉卡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