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眾里尋他千百度!本應為用戶提供公平、公正的搜索,但搜索結果往往充斥著大量的廣告,有些還是虛假廣告。2008年11月百度競價排名被央視曝光允許沒有資質的醫療機構購買關鍵詞,兩年后,百度因為為假藥網站提供競價排名再次被央視曝光!
央視第二次曝光百度競價排名
7月18日,央視新聞頻道三檔節目《新聞30分》、《每周質量報告》、《東方時空》相繼報道了搜索“隱情”百度為假藥網站進行推廣、謀取暴利。
央視新聞稱,近日,武漢警方在破獲假藥網站的過程中,發現互聯網成為假藥銷售新的媒介,假藥通過互聯網和百度競價排名完成了最關鍵的銷售環節。
央視新聞以甘俊波團伙販賣的假藥奧瑞希納為例,假藥的最終售價為每盒660元,制造成本每盒31元左右,賣給銷售假藥的人32元,加價不過幾毛錢,快遞費用每盒20元,代收貨款提成13元到33元不等。交給百度公司的推廣費用495元左右,售假藥的組織者最后分得90元左右。
這樣,假藥利益鏈完整地展現出來,百度公司拿走的競價費用占了假藥銷售總額的75%左右,售假人員占13%,快遞公司占7%左右,制假人員占5%左右。
百度競價排名08年曾被曝光
2008年11月15-16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30分》曾連續2天曝光百度競價排名,稱百度允許沒有資質的醫療機構購買關鍵詞、進而消費者因為這些虛假網站而受騙。
之后,百度CEO李彥宏進行了公開道歉,并宣布了5項針對競價排名的整改措施,包括撤下相關關鍵詞、審核客戶資質等。
此事后,百度決心啟用全新的廣告系統“鳳巢”,該系統于2009年4月20日上線,并最終在2009年12月1日全面取代競價排名。
百度競價排名的爭議
競價排名既能為百度帶來利潤,也能給百度帶來惡名!在百度競價排名的歷史中,曾經因為投放廣告企業遭到“惡意點擊”而出現的糾紛,也有2008年為沒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關鍵詞投放,而近日,百度競價又與假藥聯系在一起。
對于關鍵詞競價這種盈利模式的弊端,想必百度公司自己更清楚,李彥宏曾經表示不會放棄競價排名這種盈利模式,想必這種模式既能為百度帶來利潤也能為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賺錢機會。百度競價排名屢屢出現問題,但百度公司未作出有效調整就難以理解了。比如,對于醫療、醫藥等欺詐較多的行業,禁止業務員提供關鍵詞廣告業務,就足以不會出現假藥事件了!
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不僅需要給自己帶來利潤,而且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應為了錢而坑害用戶和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