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人物·印度“我行賄了”網創始人
印度的兩位海歸,因為看不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腐敗,創辦了一家名叫“我行賄了”的網站,網友紛紛爆料親歷的腐敗亂象,短短數天,印度卡納塔克邦交通部長根據網站“舉報”,懲處了20名手下的官員。
其實,類似的網站在國內也出現了,微博上“滾動播出”的各種曝光帖就是一例,只是不專門以“曝光”為業。方舟子的新語絲也算一例,這個揭露偽科學和學術造假的網站時不時發點小威,整得不少人提心吊膽。
不過,就像新語絲屢屢給方舟子帶來麻煩一樣,這類網站可以說“一出生就生死未卜”,按照國內新出臺的《侵權責任法》,一起錯誤的檢舉就可能賠死,如果淪為以曝光為要挾牟利的網站,死得就更難堪了。
但我最關心的,還不是這些,我最關心的,是這些冒著“今天生、明天死”的風險還是要投入精力和激情創辦這類網站的年輕人,在印度是兩位無法忍受腐敗橫行的海歸,我們應把最大的敬意送給他們。
恐怕沒人認為google的創始人是位為社會正義而奮斗的公民英雄,不會認為蘋果創始人是位為了人類的信息權利鞠躬盡瘁的偉人,但沒人會否認它們帶給我們多么巨大的信息權利,對經濟、文化、政治交流帶來多大的便利。
今天的技術英雄絕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有價值觀的呆子,更不是以損害民眾權利換取利潤的富豪,一個有價值觀、對社會進步足夠敏感、愿意將技術用于社會進步的人,才是今天的偶像。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價值觀,不管你是搞技術,還是搞文學,只要你有基本的感知力和正義感,就知道今天的社會需要什么,需要做一些什么。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愿意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將技術貢獻給社會,當然好,但是,哪怕你是以社會進步作為自己牟利的途徑,同樣應該得到足夠的贊賞。
現在的社會上,有一批年輕人,他們玩網絡,懂“國情”,他們有正義感,有行動力,他們觸覺靈敏,動作快,輸得起,他們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是新時代的年輕人。
哪怕他們的網站只有一天的生命,他們也是合格的公民時代的技術人。
□小昭(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