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銀、廣東華商、上海瑛明、國浩的過會率分別為92.68%、62.5%、76.92%和96.1%
理財周報見習記者 楊慶婉 實習記者 謝珍/文
截至7月底,今年未過會的44個IPO項目中,由28個律師事務所經辦,其中被否數量最多的是北京天銀律師事務所、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上海市瑛明律師事務所和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分別都有3個項目被否,過會率為92.68%、62.5%、76.92%和96.1%。
“服務+監督”
擬上市公司IPO的中介機構除了投行、會計師事務所,律所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發行人律師擔負著“對公司合法合規性進行核查”的職責,并在上市申請之前盡可能地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制度和架構。
這是一個投資者相對陌生的領域,北京天銀律師事務所羅亮受訪表示:“律師核查的內容包括公司的股改、資產、架構和內控等等,如果存在代持股份是肯定要清理的,有些流程不符合規定則要進行追認。”
可以說,IPO律師需兼顧“服務”和“監督”之職,“在保薦人的主導下,投行、會計師和律師各施其責,律師既要服務于委托的客戶,又要向投資者如實披露信息。”
證監會《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律師如發現委托人提供的材料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或其有違法行為的,應要求糾正、補充,否則律師和律所將會被采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等措施。
去年6月,蘇州恒久先獲批后撤市,因“專利門”而無緣IPO。事實上,蘇州恒久的5項專利使用權全因未繳年費而被終止,但其產品仍使用這些專利,招股書披露的顯然與此不符。保薦人廣發證券和北京市天銀律師事務所也受到證監會的處罰。
而今年IPO被否45家公司中,即使沒有虛假披露之過,也存在一些涉及法律的問題,理財周報對此進行了梳理。
中技樁業(北京德恒律所)
“安全治理受質疑”
從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中技樁業的子公司嘉興中正和蘇州分公司分別發生3起和1起工傷事故,共有4名員工不治身亡,因而受到安監局的行政處罰共53.8萬元罰款。
雖安監局證明不屬于重大安全事故,但這種在生產、吊裝和運輸過程中設備使用操作不當招致人員傷亡的可能依然存在,中技樁業的安全治理能力和生產質量頗受質疑,首發上會未獲通過。其經辦律所為北京市德恒律師事務所,記者發現招股書中披露的聯系方式竟是空號。
金創股份(上海錦天城律所)
“2000萬股內部職工股”
今年5月25日,金創股份二次上會被否。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在籌備成立期間,以定向募集方式向公司內部職工和其他社會個人定向募集股份2000萬股,發行價格為1元/股,募集資金2000萬元,金創股份將此股份定義為內部職工股。此后金創股份經過多次重組以及籌備上市,但是這2000萬股一直沒有改變,占公司總股本的20.88%,公司內部職工股股東人數為3164名。
很明顯,金創股份的內部職工持股人數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上海錦天城律所回應:“證監會會公布一些公司上會被否原因,一切以證監會披露的公告為準。”
佛山燃氣(北京天銀律所)
“員工低價持24%股份”
2004年5月,佛山燃氣總公司改制,由歐志常等28名員工先出資設立了眾成有限,然后以2011.2萬元的價格受讓了24%的股權,實際參與受讓的員工多達304人。同年11月,佛山燃氣又將45%的股權轉讓給港華燃氣投資(由百江投資更名)及其關聯公司百仕達,按照評估價溢價100%,出讓金額達7542萬元。
這兩次轉讓,員工受讓的價格是外資的一半。
對此,北京市天銀律師事務所回應:“具體看招股書和律師工作報告,但未過會的報告就不能公開。至于是否因此被否就不方便透露,我們有義務替委托人保守秘密。”
依頓電子(北京競天公誠律所)
“曾受海關罰款1000萬元”
2008年12月30日,依頓電子被出具《拱北海關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其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間,擅自將保稅進口的材料在國內轉讓,存在漏稅行為。依頓電子被處于罰款1000萬元,金額占2008年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的5.64%。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25條規定,發行人不得有“最近36個月內違反工商、稅收、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據依頓電子2011年2月28日被否,該處罰尚未到36個月。
九洲藥業(浙江天冊律所)
“深陷‘污染門’”
2010年4月14日,浙江環境保護廳的官方網站發布公告《關于浙江九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00噸奧卡西平、250噸酮洛芬、20噸鹽酸度洛西汀、10噸N0701、25噸氟內酯、5噸美羅培南、5噸亞胺培南和100噸環己甲腈技改項目的公示》,其中多項內容不符合環保要求,審批單位要求九洲藥業做整改。
而九洲藥業招股說明書上也顯示公司曾在2008年4月和7月連續兩次因廢氣排放超標而受到臺州市環境保護局的處罰。此次九洲藥業是否因環保問題被否,浙江天冊律所卻以不知記者真實身份為由掛斷電話,未做回應。
舒朗服裝(山東德衡律所)
“公眾對其欠繳員工社保的質疑”
4月20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公告,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未獲通過,使得舒朗服裝的“中國第一個上市的本土女裝公司”夢想破滅。
目前舒朗服裝和證監會方面均沒公布此次被否的原因,但是公眾質疑是否是欠繳員工社會保險引起。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舒朗服裝承認曾存在延遲繳納員工社會保險的現象,但在4月21日,煙臺官方卻公開表明舒朗服裝自1999年成立以來,嚴格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主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明顯與招股說明書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