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回應創業板熱點問題
創業板推出近兩年來熱點不斷,部分創業板企業業績低于預期,實際上市門檻較高,“三高”問題突出,定位出現偏差,突擊入股現象普遍等。在創業板開板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證監會2日召開媒體通氣會,就此進行了一一回應。
據新華社電 創業板企業2011年半年報數據不樂觀。統計顯示,創業板已上市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2.89%,低于主板的水平,一些企業甚至出現利潤明顯下滑,與“成長性”的定位不符。
創業板企業自身特點決定其業績波動性大
對此,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創業板企業大部分處于成長期,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同時伴隨規模小、業績不穩定、經營風險相對較高的特點,業績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
另外,數據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創業板平均發行市盈率為90.56倍,2011年6月以來已降至36.08倍,最低已降至18.12倍。
創業板上市公司新興行業占比近九成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說,2010年3月,證監會發布指引,指導保薦機構現階段重點推薦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導向領域的企業。截至8月底,創業板已上市企業中,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企業占比達87.98%。
延長突擊入股股份的鎖定期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針對突擊入股行為,受理前一年入股的,發行人需披露自然人股東最近5年的履歷,披露法人股東的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注冊資本、法定代表人等相關信息。受理前六個月入股的,則要專項說明增資或轉讓原因,定價以及資金來源、新股東背景,是否存在代持等利益輸送行為。
證監會還延長突擊入股股份鎖定期,受理前6個月入股的要求自工商變更登記之日或上市之日起鎖定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