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消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前發布《中國手機瀏覽器發展狀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手機瀏覽器用戶規模為2.15億,占手機網民比例為67.6%。
據了解,手機瀏覽器作為網民接入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入口,在產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各移動互聯網企業來說,也是獲取產業話語權的重要產品。從手機瀏覽器發展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手機瀏覽器作為網民使用移動互聯網服務的基礎入口,在產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各移動互聯網企業來說,也是獲取產業話語權的重要產品。
流量是一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服務的生命之源,流量入口的控制力度越強,在產業內的話語權就越強。通過瀏覽器訪問網頁仍然是目前使用移動互聯網服務最普遍的一種模式,是網民使用移動互聯網服務的最主要入口。
CNNIC最新調查顯示,67.6%的手機網民曾利用手機瀏覽器訪問網頁。盡管手機客戶端的快速發展對瀏覽器流量有一定的分流,但html5等新的網頁技術的出現給瀏覽器賦予了更加強大的功能,未來瀏覽器也可能提供與客戶端相同的用戶體驗,瀏覽器未來很可能還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
正是由于瀏覽器有著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手機瀏覽器市場成為了近幾年移動互聯網領域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之一。
網頁服務模式和客戶端服務模式將長期并存發展
與傳統互聯網一樣,移動互聯網提供聯網服務同樣有兩種基本的方式:B/S模式(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或稱為網頁服務模式)、C/S模式(客戶端/服務器模式,或稱為客戶端服務模式)。從用戶體驗來說:
應用程序(或稱為客戶端)的優勢是可以實現更友好的交互體驗,開發者可以在應用程序中定制各種按鈕供用戶點擊操作并實現各種交互;劣勢在于用戶進入門檻較高,網民使用前必須先下載并進行安裝,盡管應用商店大大簡化了網民下載程序的流程,但比起網頁應用直接使用來說,應用程序在第一次使用時仍然不夠方便。
手機網站的優勢是即時可用,進入門檻低。只要用戶有網絡接入,可隨時隨地即時使用手機網站。劣勢則是手機網站給用戶帶來的操作及交互體驗與應用程序比有較大差距,尤其是目前大部分手機網站仍以WAP為主,由于對JS等腳本語言支持不夠友好更是導致交互體驗較差。
CNNIC認為,互聯網應用包羅萬象,非常豐富。用戶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在用戶體驗和便利性上始終會有一個平衡。盡管這兩種內容/服務載體會互相分流流量,但未來會并存發展。
競爭由代理渲染競爭階段進入本地渲染競爭階段
過去幾年,代理渲染型瀏覽器(指在服務器端,通過相應技術重新簡化網頁,以適應手機瀏覽網頁中流量、顯示等局限)解決了普通手機網民無法訪問Web網站的問題,并以快速、省流量的競爭特點成就了手機瀏覽器第一個爆發時代。
而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手機網民對于體驗的需求逐漸開始強過對于省流量的需求,用戶需求的轉變將推動手機瀏覽器競爭逐漸由代理渲染階段進入本地渲染(指在用戶終端上直接呈現原始網頁,不利用服務器進行優化)階段。這將不僅給現有手機瀏覽器從業者帶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新進入者和善于創新的現有從業者帶來新的更大的機會。
手機瀏覽器市場競爭將比其他移動互聯網服務競爭更加殘酷
首先,用戶對手機瀏覽器的使用排他性很高。在瀏覽器用戶中,無論是整體用戶還是新增用戶,只使用過1種瀏覽器的用戶比例最高,比例分別達到38.6%和45.2%。其次,手機瀏覽器用戶轉移成本較低。在使用過兩種以上手機瀏覽器的用戶中,整體用戶的比例與新增用戶相比不降反升,即用戶在使用手機瀏覽器半年以后,嘗試使用其他瀏覽器的用戶比例有所提升,轉移成本較低。因此,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進入手機瀏覽器市場,該市場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而且,最終的輸家很可能會輸掉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