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蘋果iOS平臺上的“黑卡”泛濫,看似蓬勃發展的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市場,正在成為開發者不敢輕易碰觸的禁區。
如果只給你幾個數字,你會如何看待iOS移動互聯市場?
僅中國地區,到2011年末包含iPhone、iPad和iPod Touch在內的iOS設備數量將超過4000萬臺,且還在以每月超過100萬臺的數量增長;中國銷售排名前幾位的應用,已經達到1萬美元/天的收入;中國開發商的2011年全年收入迅猛增長,將有踏過2億元人民幣門檻的公司出現。
發展迅速?前景廣闊?
再看看這樣兩組真實的數字:
2011年9月,有中國區銷售排行三甲的游戲,壞賬率達到80%以上,如果單日收入按1萬美元算,扣除蘋果分賬,實際真正的收入銳減為1000多美元;在淘寶上,iOS游戲道具被以1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道具的價格賤賣,每賣出去1元的商品,相應游戲開發商就會損失5元左右。
事實是,一個看似朝氣蓬勃的市場正在遭到“謀殺”,而將巨大價值所吞噬掉的,則是在中國日益猖獗的“黑卡”生意。
一切正在發生。
驚人的壞賬率
從表面上來看,蘋果硬件銷量的不斷攀升,意味著一個對移動開發者來說越來越大的市場。每一臺iOS設備都直接連接著App Store——快速成長、付費簡單、應用相對容易開發;從風靡全球的《憤怒的小鳥》到憑借《Tiny Wing》一躍成為千萬富翁的個人開發者,一個個帶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成功案例也在不斷刺激著創業者;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給予了狂熱的響應,從北京、上海、深圳到廈門、成都,到處可見尋覓優秀創業團隊進行投資的風投。
可是自誕生開始,這個市場就有“破壞者”跟隨,那就是iOS系統破解,也即已成為常用名詞的“越獄”。對絕大部分人來說,越獄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免費安裝原本需要付費的應用。據友盟報告中顯示的數字,截至7月,中國越獄的iOS設備占據總量的51%。
對于越獄,顯然開發商早已習以為常。“我們一般都不將越獄用戶計算在用戶之中,”空中網CEO助理洪亮說,“因為他們的購買、使用,根本在整個系統之外。”
排除掉這一半用戶,起碼還有2000萬用戶的非越獄市場,看著并不小。而對于很多應用和游戲來說,還有另外對付越獄的選擇,那就是應用本身免費,依靠應用中內置的道具進行收費(In-App Purchases,程序內購買)。這種付費方式常見于網絡游戲中,比如《二戰風云》,也有一些能力較強的單機游戲使用這種收費模式,如《捕魚達人》、《三國塔防—魏傳》。
憑借這種方式,《二戰風云》全球最高日收入超過3萬美元,據其開發商數字頑石CEO吳剛稱,月收入達到80萬美元,而頑石今年的年收入將由此達到2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銷售排到前幾名的應用,基本都能達到5000~1萬美元/天的收入。”知名開發商尼畢魯CEO楊祥吉說。
移動開發者的團隊一般都不大,去除蘋果公司分賬的30%收入,應該說剩下的70%已經能讓優秀團隊活得不錯,并支撐他們健康發展下去了——前提是,如果這世上沒有“黑卡”存在的話。
2011年9月,尼畢魯在iOS上發布的新游戲《海島帝國》迎來了讓楊祥吉欣喜的景象:銷售排名持續攀升,一度進入前三。這家公司之前就頗有實力,其開發的Twitter客戶端《TwitterBird》在日本區長期位居第一,如果能逐漸在中國區也站穩腳跟,實在是一大提升。
蘋果公司與開發者的結賬方式是“三七分賬”,而且是按月結算。可是,當9月過去,楊祥吉查到最后蘋果分得的收入時,發現之前看到的80%以上收入灰飛煙滅。“我們的壞賬率達到了80%!”楊祥吉說,“這是因為有大量的收入是根本不存在、到不了賬的。”
很顯然,這是“黑卡”的杰作。
與尼畢魯類似,其他iOS開發者在中國也在不斷遭遇類似事件。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二戰風云》的壞賬率也很高,起碼超過50%,“只要在中國有些名氣的應用,在付費環節幾乎都會因為黑卡而導致大量的壞賬,無一幸免”。
黑色產業鏈
在蘋果生態圈中,何謂黑卡?《商業價值》記者與許多業內人士探討,卻未能得到一個準確的定義。簡單來說,黑卡就是被盜用的信用卡。如果用戶通過相對低廉得多的金額,從非合法渠道獲得可購買iOS產品的Apple ID(蘋果賬號),則他使用賬號中綁定的盜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的行為,就是黑卡消費。
與國內的信用卡機制不同,歐美、日本等許多國家,只需要知道信用卡號碼和背面的3位號碼,即可進行刷卡消費,無需輸入密碼。蘋果iTunes和App Store繼承了這種消費方式:新建一個Apple ID、輸入該國地址、信用卡信息和一個或許并不存在的人名,就可以產生一個在一定時效內具備消費能力的賬號。
即便這個賬號被蘋果察覺并封號,該賬號在有效期內所購買的收費軟件和一些In-App的數字內容都將持續有效。
“國際上有一些成規模的信用卡盜竊集團,用黑客攻擊、釣魚網站、病毒傳播等方式,一直以來都在大批地盜取信用卡信息。信用卡信息本身是不能變成錢的,要在某些領域,用這些信息完成了消費,它才能真正變現。”洪亮說,“之前Xbox上就有成批的黑卡購買點數消費的例子,而很不幸的是,蘋果商店成為了它們新的規模化變現場所。”
而經緯創投(微博)投資經理王華東補充說,“在國內也有另外一種‘黑卡’來源。有組織會批量地找人辦理雙幣信用卡,比如同時支持銀聯和Visa的信用卡。當這些信用卡被取消之后,取消信息從國內銀行傳遞到Visa會有一定的時間差——也就是說,即便這張信用卡已經被銷毀,用其信息仍然可以在Visa渠道進行消費”。
由此我們可以勾畫出整個黑色產業鏈的大概脈絡:首先,某些組織以各種非法手段,竊取信用卡信息;然后,這些信息從各種渠道流向下一級,一些覺得有利可圖的人購買信息,并將其綁定到一個個Apple ID上;最后,經由淘寶等渠道,將這些Apple ID用各種方式販賣給消費者,而消費者則用以購買iOS產品。
在這個鏈條中,各個節點分享消費者購買黑卡所產生的黑色利益,而遭受利益損害最大的,則是iOS產品的開發者們。“按理說,蘋果公司也會由此受損,可它或許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硬件銷售的機會,因此暫時不考慮。”有業內人士說。
對于大多數還處于新生期的開發者來說,這樣的損害往往致命,因為它意味著開發者喪失了本來最為自然的“造血”功能。
“我們看到一些很好的iOS創業團隊,投資它們讓它們能更好地成長,可是,如果它們只做大陸市場的話,我們就會擔心造血能力。黑卡對面向大陸市場的開發者的確會有不小的影響。”王華東說,“最起碼的,它讓這些團隊的成長變得更慢。”
更可怕的是,對一些社交性較強的游戲來說,黑卡消費者將會影響整個游戲的平衡。“那些本來用真金白銀購買道具的玩家,結果被豪華的黑卡玩家所打敗,這樣的事情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只會導致兩個結果,”洪亮說,“一些玩家會從此放棄這款游戲,或者他們也跑去買黑卡。”
黑卡就像癌癥,當它開始侵蝕本來已經玩家較多的游戲時,就會像癌擴散一樣讓健康的地方不斷變少,最后的結果已經很明顯。
黑卡簡史
可以說,有信用卡消費的地方就有黑卡的存在,蘋果終端上的黑卡產業鏈,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iTunes誕生之初。
但是在中國,黑卡真正的野蠻生長起始于7年之后——2010年5月,iPad開始大規模流入中國市場,而后又開始正式銷售;同年秋天,iPhone 4真正讓蘋果產品在中國實現了大爆發。
即便從現在來看,這種爆發的力度也超過許多人想象。根據友盟數據,截至2011年7月,在所有iOS設備中iPhone 4一款手機就占據了半壁江山;而在所有iPhone產品中,iPhone 4的份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3.4%。大多數人是從iPad或iPhone 4開始使用自己的第一款蘋果產品,其中約一半人同時開始接觸越獄,相當多數量的人開始初次品嘗黑卡的甜頭。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黑卡不斷和蘋果、應用開發商、渠道,玩著貓捉老鼠的游戲,并且規模迅速膨脹起來。
“最初我們用黑卡,其實并非想用盜版,而是因為2010年年中,蘋果App Store根本沒有中國區,軟件想買都買不了。”一位較早接觸黑卡的iPad用戶說,“我就想著,去淘寶搜索看看,有沒有美國區的Gift Card賣,結果就看見有人用很便宜的價格在賣美國賬號。”
當時的蘋果黑卡,在淘寶上還是以美國區賬號的形式販賣,根據金額100、200、300美元的不同,被標以不同的價格。根據受訪者回憶,金額為100美元的賬號,價格大概為30元人民幣。
這是黑卡發展的“黃金時代”。雖然說的是金額只有100美元,但實際上消費者往往能用此賬號下載數百美元的iTunes電影、App Store應用。而且,此時一個賬號可以持續用很久而不被封,運氣好的可以連用一個月。
隨后不久,做黑卡生意的賣家越來越多,因為競爭,黑卡賬號最便宜的時候,10元人民幣就可以購買100美元,而且實際上很可能沒有這一上限。
可此后,隨著App Store中國區的開放和iPhone 4的發布,大概是蘋果覺察到了瘋狂的黑卡行為,不斷提高封賬號的響應速度。一旦賬號被封,除了無法再購買外,用此賬號購買的軟件也無法更新。
一位曾經賣過一段時間黑卡的賣家說:“我們注意到了這種情況,不斷有買家說賬號不能用,要求退換。剛開始給他們一個新的,可后來我們的成本也沒法做了。所以我們就在寶貝主頁上明確寫明48小時有效。后來48小時又降到了24小時、12小時。”
與此同時,因為中國信用卡“貨源”開始變多,有些賣家開始在美國區、日本區等國家賬號之外,開始單做中國區賬號。
根據貨源渠道不同,黑卡由此進入“垂直化經營”。
這樣的情況很快變得不可收拾。當黑卡生意越來越大之后,供需關系逆轉,非法的信用卡“貨源”逐漸緊俏起來,這使得黑卡售價慢慢回調,直至1元兌換1美元。
2011年年初,黑卡售賣的主要渠道——淘寶,遭到了國內外媒體、律師和產業界的抨擊。淘寶因此承受了很大壓力,陷入兩難:對淘寶來說,不管是從利益還是從平臺管理角度,淘寶對龐大的黑卡店“下重手”都需思量再三;可是,淘寶也不可能罔顧責任,擔上破壞產業的惡名。
因此,在2011年年中,淘寶進行了龐大的黑卡打擊工作。這一度使得黑卡在淘寶上無跡可尋,起到了一段時間的積極作用。
可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到了今天,以《海島帝國》這款網游為例,在淘寶網(微博)上廉價販賣這款游戲中道具的店家一度達到300多家,最高的一家在最近30天就賣出1.6萬筆道具。如果按照通常的黑卡價格,1元人民幣購買1美元等值商品,則淘寶上每賣出1元人民幣,游戲就將有6元人民幣以上的損失。
10月份,人人網(微博)的游戲《亂世天下》登陸iOS平臺,在某次采訪中正好聊到這個新聞。受訪者感嘆說,“可惜啊,在這個時候上線,動用人人那么多資源,估計收不到多少真錢了。如果早幾個月估計還能有些收入”。他所說的早幾個月,正是淘寶打壓黑卡販賣的那段時間。
據傳,中國一些知名的開發商比如觸控科技(《捕魚達人》)、頑石、尼畢魯等正在聯合起來,想要通過談判、維權或上訴的方式來給黑卡施加壓力。當記者聯系吳剛采訪時,他回復,“現在陳昊芝(微博)(觸控科技CEO)是我們的代言人”。
而有業內人士表示,施加壓力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對淘寶這樣的渠道談判,也不排除直接起訴黑卡生意做得比較大的一兩家大賣家,殺一儆百。
這樣的方式有效嗎?當用戶購買黑卡的“硬需求”,碰到了黑卡牟利的“硬需求”,是否治標不治本?
“實際上淘寶只是一方面。現在的黑卡賣家直接在游戲里喊話,所有玩家都能看見他們刷屏。加他們的QQ號聯系,直接就能買了。”洪亮說,“還有一些黑卡賣家,用App Store下面的評論來進行‘宣傳’。”
而楊祥吉也表示,其實淘寶的態度一直都很好,甚至有一個專門的QQ群與開發者進行溝通。淘寶不能直接封店,需要先由所轄的公安局,比如杭州市公安局發文才行。
可是,對中國的開發者而言,或許是當下的選擇并不多。“我們必須要施加壓力,你看《二戰風云》一直在打擊黑卡渠道,壞賬率50%,起碼比《海島帝國》要低不少。”有開發者說,“其實要想治本,就應該聯系蘋果,修改App Store的規則,比如Apple ID必須實名,或者Game Center綁定游戲,下載游戲的賬號必須與購買In-App的賬號一致。但這么大的改動,我實在沒有信心說蘋果會為了一個中國區這么做。”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App Store對銀聯卡放開。可這個問題很復雜,也許已經不是蘋果一家公司能解決的了。”洪亮說。
管不了、必須管,這就是應用開發商的尷尬現狀。“受到利益侵害的一方,去主動尋找方法制裁侵害他們利益的一方,不管從商業上還是道理上,也只能如此。”
開發者禁區
與越獄這種全球化行為不同的是,有國外知名iOS開發商透露,蘋果iOS平臺上的黑卡消費,“70%以上發生在中國”。
有數據可以側面證明這一點。與中國區應用動輒50%、80%的壞賬率相比,據洪亮透露,空中網旗下三款主要針對美國市場的游戲,壞賬率僅為不到5%。
中國黑卡現象尤其嚴重,這已經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而在國外許多iOS應用的論壇上,有越來越多的海外開發者和用戶注意到了這一點。“這讓我們心情很沉重。不僅因為我們自己,也因為它影響了中國人的形象。”楊祥吉說。
而黑卡肆虐,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其惡性影響還在進一步擴大。王華東說,在中國已經有個別比較急功近利的開發者團隊,開始利用低廉的黑卡來刷排名、占據App Store推薦位。當他們用這種黑色手段獲得了耀眼的數據之后,下一步就是吸引用戶、乃至投資人的關注。
這是又一個惡性循環,“中國故事”。“我們會大體上對此進行辨別。有些公司下載和收入非常不成正比,還有些應用或游戲的變動非常頻繁,這時候有可能它們就是在刷排名。”王華東說。
也有正好與之相反的,“被黑卡用戶刷榜”。前不久,頑石的《二戰風云》中文版竟然在美國App Store上榜,出現快速的排名躥升,中文版游戲在美國市場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種可能——有大量的人用美國黑卡進行游戲消費。吳剛二話沒說,直接將《二戰風云》中文版從美國商店下架。對此,有人不解地問,“麻雀肉也是肉,你沒有必要直接停掉啊。”吳剛只是回答,“這會破壞我整個游戲的平衡,傷害更大!”
如果有某個中文版游戲能在美國上榜,已經被視為“丟人”的現象。
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市場,開發者的態度已經顯得越來越謹慎。尼畢魯目前已經停止了所有中國區的廣告投放,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則將重心全面放在了歐美市場,“在中國市場的開發計劃無限期延遲”。空中網目前也開始重新考慮,是否要將自己的游戲漢化、推出中文版,“因為這意味著人員、推廣和服務器成本的增加”。
黑卡的情況要是得不到緩解,劣幣驅逐良幣,中國就會淪為“開發者禁區”。惡劣循環喪失造血能力的市場將使蘋果世界乃至移動互聯網上的中文應用和游戲越來越少。事實上,這正在發生。
如果真的與銀聯打通,或許iOS平臺上的中國開發者們,真能再次上演2000年開始的中國PC網游市場神話,獲得充分的成長空間。可是,對現階段的開發商們,即便是已經有一定規模的開發商,在這個生態中的話語權仍然相當有限。他們只能在越獄與黑卡的狹縫中,在被侵蝕得已經不那么肥沃的土壤中頑強生長、耐心等待,等待有朝一日他們能有更大力量改變整個生態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