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有幾家新聞媒體今日錯誤地報道稱,Anonymous Antisec組織的黑客泄露了Facebook最新的執法準則,該準則解釋了政府官員是如何通過傳喚、授權或法院命令的方式來獲得數據以及獲得哪些數據。實際上,許多過時版本的準則早就按照電子邊界基金會信息自由法令的規定公開了。
雖然最新披露的執法準則以前就出現過而且已經過時,但是最新披露的信息包括了Facebook如何迫于法律壓力提供用戶數據,這可能會引發用戶對數據保密的擔憂。據誤以為該準則為最新準則的媒體Talking Points Memo稱,Facebook計劃在下周公開發布當前版本的執法準則。 截至本文發稿,Facebook的公開政策小組沒有回應記者的咨詢。一旦現行執法準則被公布,必將引發或平息用戶們對隱私保護問題的不滿情緒,具體將取決于Facebook發布數據的詳細程度以及官員們獲得那些數據的難易程度。
Facebook執法準則解釋了Facebook過去是如何提供含有令人恐懼的名字如“Neoprint”、“Photoprint”和最多90天以內的IP訪問記錄和用戶聯系人信息等數據的。最新版本的準則表明,Facebook只有接到正式傳票或等效法律文件才會提供那些數據。
Facebook采取了一項可能會令提倡隱私保護的人贊同的行動,它將封停所有虛假的帳戶以及被執法機關錯誤訪問的帳戶,哪怕是執法機關的虛假帳戶也在封停之列。 如果對比過去幾年不同版本的執法準則,你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修改。比如,Facebook刪除了準則中這樣的一句話:“保密性和完整性是Facebook應用和公司經營理念的基石。”
Facebook仍然會因為這些所謂的“泄露的”準則而受到傷害,它現在正在樹立信賴。 人們認為他們的個人數據越安全和越保密,他們就越樂于添加更多的數據進去。讓用戶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所處位置、在線活動和其他數據對Facebook為用戶提供相關性最高的廣告內容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它公開發布現行版本的執法準則,那么它最好是讓準則盡可能透明化。如果還有未發布的信息被泄露出來,一定會遭到各方的攻擊。 Facebook還需明確表明一點,即它按法庭命令提供用戶數據是一種守法行為。然后它就可以設法表明,執法機關不能隨意要求它提供大量的用戶數據。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沒有正當理由而要求Facebook提供用戶數據是侵犯個人隱私的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