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高品質職業社交網絡第一品牌優士網的CEO盧漢森先生應邀作為演講嘉賓出席“2012年度獵頭行業發展論壇”,在現場就“獵頭對社交媒體的使用率”做了個小型調查:在座的100位獵頭顧問中,1%在2009年時便注冊了新浪微博,現在這個比例已覆蓋到85%;10%在今年已加入優士網;25%是美國第一大職業社交網絡LinkedIn的免費用戶,另外8%則是其付費用戶…….但截止目前,僅有15%的人嘗試了社交+招聘的新渠道,并利用社交媒體進行了有效招聘。
當然,提及招聘網站,人們第一反應便是想到諸如智聯招聘、51job等專業招聘網站,其便捷度、更新度確實幫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而它們卻對獵頭行業關注的中高端人才顯得力不從心。如何擴充現有人才庫,更高效地找到候選人已經成為一個獵頭們特別關注很現實的問題。但盡管這個問題開始被越來越重視,以優士網為代表的職業社交網絡在中國也漸漸崛起時,這個絕好賺錢的新模式卻并未引起獵頭們的足夠關注,超過八成的中國獵頭正在錯失這樣一個渠道!
2011年5月,LinkedIn成功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由于股市對高科技公司的強烈需求,LinkedIn公司在收盤時股價達到了每股94美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LinkedIn體現出了職業社交巨大的商業價值,其中不得不說的是,職業社交網絡的出現彌補了中高端招聘渠道的巨大空白。但在中國,獵頭對職業社交網絡的知曉程度卻不容樂觀,雖然職業社交網絡在中國已經大有星星燎原之勢,但通過以上現場調查數據卻充分顯示出,獵頭使用的比例并不充分,很多人仍處于較保守的狀態,職業社交網絡的優勢被業內人士認知接受仍需時間。
其實,職業社交網絡成為中高端招聘的新渠道,無疑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對于獵頭行業的影響,也將愈發顯著。
首先,傳統招聘網站的求職信息偏中低端,職業經理人們不會選擇在其上更新或者投遞簡歷,尤其還需要避免被現職公司發現有跳槽意向的麻煩;而在職業社交網絡上建立個人信息,其求職的意圖就不會如此明顯,而且也更有針對性。
其次,職業社交網絡的受眾人群多數擁有良好教育背景,有著優于他人的工作,想要對個人職業生涯有一定拓展和提升,這和獵頭行業的目標人群吻合度非常高。
再次,職業社交網絡以其真實性、個性化的招聘服務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獵頭尋求英才的各方面條件,為獵頭節省了大量時間。優士網認為,通過對職業社交網絡日漸深入的了解與應用,將會提升整體獵頭行業的運營能力,并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就在優士網,已有不少獵頭顧問因此得益的真實案例。
資深獵頭顧問薦保吉從事獵頭行業多年,2010年便注冊了優士網。2011年初,薦保吉受一家新材料公司委托招聘一名市場營銷總裁,于是首選了以優士網為代表的職業社交網絡。2月下旬他便在優士網物色到了一名五百強公司在職候選人,經歷了介紹、說服、面試、薪酬談判、背景調查等環節,不斷利用人脈網絡,最終成功說服該候選人于6月25日上崗,并于9月25日順利過了試用期。基本年薪在110萬!
而另一位剛轉型金融行業不久的獵頭王東杰已然成為了優士網的擁躉。優士網的100位創始會員中有大量來自投資界的精英,且已經匯聚了中國85%的VC和PE人士,如此優質龐大的資源庫,給王東杰帶來的是意想不到的收獲。當獵頭們還在搜尋職位候選人的時候,他竟然在優士網上找到了好幾個金融行業的客戶。用王東杰的原話來說“社交招聘的感覺還是很棒的”。
這些事例在職業社交網絡中逐漸凸現,隨著職業社交網絡的日漸成熟,它必將以其獨到的價值與優勢被大眾熟知,成為獵頭行業最為有效的賺錢渠道之一。
業內人士評論稱,“娛樂與游戲應用催生的社交網站,其用戶正以每秒數個的速度在流失;而注重工具價值、社交價值的職業/商務類的社交網站,正在以每秒1個新用戶的速度快速增加?!蹦壳皝砜?,隨著互聯網用戶的成熟,互聯網市場也開始向更具有商業價值的方向進行演變,從滿足用戶需求出發,演變出了更多新型的互聯網企業形態。隨著更多的用戶開始尋求在互聯網中尋找自己的職業規劃,謀求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社交+招聘的新模式新渠道同樣在這樣的趨勢下出現并將愈來愈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