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開心網 CEO程炳皓在近日召開的2011社會化網絡高峰論壇上表示,關于騰訊和開心網贏在中國社會化網絡的合作,專注產品創新、服務好客戶是兩家公司的共同追求。
程炳皓認為,開放是用戶服務的關鍵。和騰訊合作之后,如下戰略將會提上議程:1、不斷地擴大在平臺層面上的開放力度,第三方的開發應用者將會在騰訊和開心網的平臺上面同步開發和接入互聯網的應用,提高第三方開發者收益。2、加大對第三方開發者的扶持力度。當然,平臺的開放過程是一個漸進式的開放過程。
程炳皓同時指出,未來社會化網絡三個比較重要的發展方向是:第一垂直細分領域,就是所謂的興趣圖譜;第二個是實用化;第三個是移動化。
2011社會化網絡高峰論壇于12月8日在北京召開,騰訊微博全程獨家現場上墻,現場觀眾通過微博大屏幕溝通場外,即時互動。
下是開心網CEO程炳皓的演講實錄:
程炳皓:主持人剛才談到騰訊和開心網的贏在中國社會化網絡合作,實際上最近很多也問我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大家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說騰訊會給你們多少QQ彈窗的推廣,我也跟大家匯報這個事,我們從來還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感受到騰訊是一家非常重視用戶體驗的企業。我覺得它們是不會去做面對用戶的硬性推廣,我們自己也是在公司內非常要求專注產品創新,我想正是我們兩家公司在這個理念方面有一個共同的追求,所以才能有兩家公司有一個戰略投資合作的基礎。
騰訊的總裁劉志平先生曾經跟我說,這是騰訊第一次對一個平臺型的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我想我們最重要的考慮是共同創新,服務好用戶。騰訊擁有中國最廣大的互聯網用戶群,而開心網的用戶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們都集中在上海、北京少數幾個一線城市的白領用戶。那么我們一起是覆蓋了中國最廣泛的互聯網用戶群。怎么考慮我們如何去提升對用戶的服務呢?我的答案就是開放。
首先開心網和騰訊的戰略合作,我們本身就是雙方開放心態的一個產物。我們對于開放有非常高度一致的認識,并且我們原以為開放做出不懈的努力,這是我們雙方達成這個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我們和騰訊合作之后,會不斷地擴大在平臺層面上的開放力度,第三方的開發應用者將會在騰訊和開心網的平臺上面同步開發和接入互聯網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選擇,為第三方開發者提高收益。在過去的一個月,已經有三款在騰訊的平臺上運營的優秀產品,接入了開心網,在12月份預計會有12款左右的新應用接入,在明年我們會實現兩個平臺的同步接入。對于廣告客戶我們同樣會以這樣開放的精神整合兩個平臺來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前有客戶跟我們溝通的時候,表示說雖然非常重視我們開心網的這些一線城市的白領用戶,但他們同時對于學生用戶和對于更廣泛的用戶群也有興趣。以前我們在那些學生用戶和其它地域的用戶方面不夠強,但是現在我們也有了。總之我們有更大的用戶群,有更多的產品,我們為客戶服務的時候,有了更多的牌可以打。
第三,我們會加大對第三方開發者的扶持力度,我們在這個星期推出了全新的開放平臺的推廣和分成的策略,這是我們新的策略。這個是我們的一個主要條款,在分成策略上新的優惠,對于月收入在5萬人民幣以下的開發者會獲得全部的收入,開心網不參與分成,對于月收入在5~10萬的開發者,開發者除了獲得5萬元的基礎收入外還給予額外的獎勵基金,對于10~50萬的開發者,開心網才參與分成,除此以外開心網將為開發者提供大量的市場推廣資源,讓他們更容易地找到目標用戶,總之無論是與騰訊的平臺級的互通,還是開心網自身對開放平臺策略的提升,都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第三方開發者,接入更好的產品,豐富用戶體驗,同時也完善整個的生態系統。
關于開放聽到很多朋友對我們的批評,說開心網在開放這個問題上表現得不夠開放,這句話可能是說中了開頭,但是不一定說中了結局,開心網是在2010年的5月份我們推出開心實驗室,這是我們開放平臺的第一步,這是一個漸進式的,帶有實驗性質的開放。當時的情況第三方應用的開發者在成為開心網正式的應用前,先要進入開心實驗室試用,如果用戶反映良好,我們再接入到正式的平臺,所以說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開放策略。
但是在今年的1月份我們開始推行全面的開放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們今年1月份取消開心實驗室,實行全面開放的策略。第三方開發者將自己研發的產品直接接入,同時我們一直在對開放平臺的整個體系進行完善和提升。我在這里給大家講兩個非常簡單的數據。第一組是我們的開放平臺的API的接口,在今年7月份我們的API才只有12個,但是我們在快速的提升當中,現在有118個,在四個月的時間增長了近十倍,現在我們覺得自己提供給開發者一個相對非常完善的API的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地對開發者開放我們的功能,開放我們的用戶,開放我們的數據。
還有一組是關于我們的開放平臺的產品數量的,在今年7月我們的組件還只有兩百多個,現在已經變成三百多個,所以開心網的開放是漸進式的,從實驗室開放到全面開放。我們在積累了一些經驗后,我們會更加大力度、全面開放下去。
在這一點上我非常同意馬化騰(微博)說過的一句話,他說開放是一種能力。那我對這個的理解是說我覺得首先開放必須是平臺級企業才能做的事情,其次開放是一個一直提升的過程,并不是說你某一天突然說我開放了,然后馬上就收到非常非常好的效果,開放我覺得是一個你不斷持續的努力,不斷提升的一個慢慢成長過程。所以開放需要有很強的創新水平和執行力。
我們看到Facebook也并不是一開始就做了開放,它是在差不多三年成長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才開始開放。蘋果也是同樣的情況,并且蘋果的應用軟件商店,可以說對于傳統的手機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創新,在這之前從來還沒有一家廠商像蘋果這樣用互聯網的策略做手機軟件的開發。未來開心網和騰訊我們一起合作,在這個開放平臺上的做法,能否多做出一些成績,希望在明年這個時候我們能拿出更好的數據給大家。
下面再花一些時間,從滿足用戶需求的層面談一下在中國社會化網絡發展的歷程。我也看了大衛的那本《Facebook效應》我非常受啟發,我們看到Facebook它在美國是一個全面覆蓋所有用戶的平臺。但是在中國不是這樣,有多個社交網站。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是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國家,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我們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發展很不平衡。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年齡、不同教育程度的用戶需求往往是很不一樣。
所以造成有多個SNS網站并存,我們在分析這個事,我們把SNS拆成兩個層面來看,我覺得SNS應該是分成第一我們看它的用戶屬性和用戶關系,第二我們看在這個用戶關系上面的主流的應用,那我們看中國SNS發展歷程的時候,在2005年底以校內網為代表的校園的SNS開始發展,它的人群是在學生當中的一個用戶群,它的主要應用是在學生用戶群上面的交友。
2008年初,在我們想做白領的SNS的時候,那個時候行業內是認為校內網的發展已經是SNS的終止,就是SNS已經是大局已定,不可能再有新的SNS能發展出來。我們跟很多的投資人溝通的時候,有很多我最早接觸的投資人對我們都很不看好,因為他們第一認為SNS大局已定,已經是校內網的天下,第二他們認為說SNS應該做學生市場,因為過去沒有白領的SNS能做成功,所有做的像模像樣的SNS都是基于學生市場做的。因為學生才有時間,才有找朋友的需求,而白領都非常忙,壓力非常大,沒有經歷去跟朋友聯絡。我覺得他們講的這個白領的特點是非常對的,但是我還是得到一個跟他們完全不同的結論,我覺得恰恰是因為白領非常忙,所以才更需要機會和朋友交流。
恰恰是因為白領壓力大,所以他非常需要機會能夠放松。所以我們覺得做一個讓白領和朋友一起開心的平臺,我們覺得這個應該有很大的需求,這個也是開心網這個名字的由來。我們上線之后用戶的反映確實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很多,所以我們經歷了2008年、2009年的高速發展,經過這兩年之后,中國的SNS也迎來第三代的發展——消費名人和新聞微博。我認為微博是在無線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和時間這個時代最強、最主流的媒體。我們看到基本上每隔兩年出現一代新型的SNS,我們也看到最近整個互聯網社交化的進程在加快發展,社交網絡的創新很多,下一代的SNS我們覺得會有什么特點呢?我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自己覺得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方向是應該予以關注的:
第一垂直細分領域,就是所謂的興趣圖譜;第二個是實用化,就是中國互聯網過去的十年差不多都是娛樂的十年,游戲的十年,但是從今年開始,未來的十年應該是實用化的十年,整個互聯網都在社交化,作為社交網絡底層的平臺,它應該在實用化方面發揮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在現實世界當中,實際上人們的朋友圈,我們的朋友本來就是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是有幫忙的,在線上虛擬的社交網絡里,朋友也應該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非常巨大的幫助。過去我們做的都是玩的東西,大家2008年用開心網的時候,很多用戶跟我說,我是玩開心網,我聽到這個話是很詫異的,因為在此之前,用戶都是跟我說,我上淘寶網去買東西,還從來沒有聽過一個用戶說我玩一個網站,第一次聽到一個用戶說我玩開心網,那我想你為什么是玩我?但是后來聽著聽著就習慣了。
而且我發現用戶實際上是在說,現在月戶針對社交網絡的網站,他用的都是這個詞,他說我玩開心網,我玩微博,我玩校內網,我玩豆瓣……所以我們覺得過去社交網絡都是圍繞著一個虛擬空間的娛樂化在發展的,在未來應該給實用化有一個很大的空間;第三個考慮的重要因素就是無線互聯網,這個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三個方面講的都是比較宏觀、方向性的東西。
我想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我們經常說的社會化電子商務,首先說電子商務是一個很長時間的概念,中國已經有非常多做得非常好的電子商務網站。但是這些網站它們上面也有交互,但是這些交互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它的核心是買家和賣家之間的社區,是一個以賣家為主導的社區。比如給好評、親,這個就是典型的買家和賣家的關系。社會化商務我們覺得其實在現實世界中一直存在,比如說我太太周末和閨密一起逛街的時候,兩個人可能說你覺得這件衣服怎么樣,她說我覺得挺好的,你穿肯定好看,那我就買了,這其實就是一個社會化商務,這是把社交關系和消費結合在一起。現在我們想把社會化商務和電子商務再結合起來,我們覺得這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兒,這就是開心網在社交電子商務方面的一個基本思路。我們在研發相關的產品,我們希望在2012年初推出這樣的產品,這個產品的基礎就是值得信任的推薦。我看過很多的報告,許多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其實最主要的受影響因素都是來自于朋友的推薦,為什么呢?因為我想是來自好友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評價,讓用戶覺得這一定會比來自廣告和市場推廣的信息更真實,一定比來自不熟悉的人推薦更可信。
我們再把這個話題講得更廣泛一些,現在在微博上另外一種社會關系,在這上面也會有很多名人經常做一些推薦,我相信也會有很多的商業化的拉動。比如我最近看到有一個名人羅永浩,他使用微博推薦他喜歡的書,他也非常嚴厲地砸了一臺冰箱,可能因為這個緣故有不少他的粉絲去買了那本書。我看到有很多他的粉絲也宣布要去砸那臺冰箱,但是問題在于我想老羅不能天天都推薦書,那樣的話,他可能就會失去粉絲的信任了,可能就有人懷疑他是賣書的,我想這就是名人和粉絲的關系。
但是真實好友之間的推薦完全就不一樣,因為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我們非常信任,我們非常喜歡他們,知道他們跟我們是非常親密的關系,他們每天也都在有自己的消費行為,他們也都會跟我們分享、推薦,哪里好吃,哪里好玩,什么書該看,什么電影該看,什么新產品該買,我們都相信他們的推薦,因為他們是真實的好友,他們的推薦值得我們信任,而且我們了解這個人,了解他的品位,所以他的推薦在我就更有參考作用。
同時我也覺得社會化電子商務產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朋友的互動去刺激消費。例如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開心網上面有很多用戶在過生日的時候,會給好友送虛擬的禮物,送一個虛擬的鮮花或者蛋糕,比如說把這件事情做成讓這些用戶去送實物的禮物,送一個真實的蛋糕給你,這就是好友之間的互動去拉動消費的典型例子。這是一個非常小的例子,點說到生日的話有一個有意思的案例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從2009年開始講起,2009年8月26日是 mini cooper這個品牌誕生5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日子,迷你在開心網上投放了一個廣告活動,開設了一個品牌的賬戶,做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市場推廣,怎么做的呢?只是拿出歷史上幾款復古的車型,非常漂亮的車,把它做成開心網的虛擬禮物,然后讓用戶可以給好友去送這個禮物,送這個禮物需要成為mini的粉絲。結果這個活動在一天之間mini粉絲數就達到了一百多萬,這是兩年前的事情了,跟今天有什么關系呢?我想講的是今天的事情,在這個案例過去兩年之后,今年的8月下旬,在臨近mini的52歲生日之時,非常非常多的粉絲開始自發地給mini送虛擬的生日禮物。
這個時候我們沒有組織什么活動,mini在這期間也沒有廣告投放,一切都正常。但是這些mini的粉絲他們自發地注意到mini快要到一個新的生日,他們主動地給它送生日禮物,到它生日那一天有一萬多個粉絲,送出生日禮物。而且最重要的是其中大多數的人都還寫了生日祝福,那現在其實開心網被人認為是“用鼠標可以玩的網站”,因為我們知道白領用戶都非常忙,所以我們有一個原則,盡量把我們的產品做得你可以不用敲鍵盤,你可以用鼠標,所以很多用戶在我們網上的行為是用鼠標,不用鍵盤的。
但是我們也知道,同時現在讓大家去用鍵盤的事情,大家都會覺得很麻煩,但是在這個事情我們發現有那么多的用戶,他們還給迷你送生日禮物的時候寫出了自己的祝福,這完全出乎了迷你客戶的預料,也出乎我們的預料。我想mini本來是一輛車,但是在這個事情發生的時候,這些用戶是真正把它當成了自己身邊的一個朋友,并且是一個他身邊的真正的好朋友。這是迷你做得非常成功的地方,這是真正的品牌價值的有效傳播,讓用戶感覺它和品牌,它和這輛車確實是在同一個圈子當中,他是它真實的好朋友。
最后我想總結剛才說的話,我覺得垂直細分、興趣圖譜、實用化和移動化是未來社會化網絡三個比較重要的發展方向,也更是我們開心網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在十多年前我剛剛加入互聯網工作的時候,大家未來都說,傳統企業未來一定都會互聯網化,但是今天我覺得整個互聯網都在社交化,真實的社交關系將對傳統的互聯網進行一次重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覺得社會化網絡本身會產生更大的創新,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