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說上線四個月,有一天同時在線用戶突破400人,徐易容狂喜,拉著全體員工去金錢豹吃大餐,“說不出原因,就是興奮,使勁喝,最后全給喝趴下了……”創業這么多年,這是他為數不多的一次
口述/徐易容 整理/可心 冬樹
【TechWeb報道】 “世界一定不是我們眼里看到的那樣,這是我用很長時間才想明白的一件事。”
說這話的人叫徐易容。
聽著名字耳熟?可能很多人還沒想起這哥們是誰,讓我再補充一下他的人生簡歷:北大的本科、斯坦福的碩士、IBM研究院工程師、抓蝦創始人、美麗說創始人。
2011年是這哥們的轉運年,在此之前,人們對他的評價最多的是水土不服的海龜,壯志未酬的IT男,今天則滿是溢美之詞。
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這樣告訴他:“淘寶等美麗說模式整整等了兩年。不僅在女性領域,阿里希望在各個維度都出現‘美麗說’。”
紅杉資本的周逵這樣評價他:“易容是死過一次的,犯過錯誤,所以懂。”
……
“世界就是這樣,你看到的永遠不是全部。”桌子對面的徐易容此時一臉壞笑。
和大多數的IT男的沉穩內斂不同,徐易容極擅溝通,陽光的笑容隨時掛在臉上,遇到尷尬問題不忘自我解嘲,恍惚之間你會覺得在他的身上能找到黃西的影子,那個拿美國副總統戈爾開玩笑而聲名鵲起,自稱黃瓜的黃,西瓜的西的美國著名華裔笑星。
“像嗎?好吧,我接受。”又是一陣嘿嘿的笑。
人們習慣在徐易容的身上掛上兩個標簽:抓蝦和美麗說的創始人。而我們的談話也自然圍繞著這兩部分展開:第一部分,他說得最多的是:我以為,我原以為。第二部分,他說概念都是扯淡,先把用戶體驗修煉到極致再說。
今天為什么還沒牛逼呢?
創業以前,徐易容有5年半呆在美國。他有著光鮮的背景:北大本科,斯坦福碩士,在IBM研究院做數據挖掘。
“人一旦被高薪拴住活起來就覺得特沒勁。那時候看見李彥宏他們做得百度一飛沖天我就激動了。”
到了2005年的冬天,徐易容從國外回來,信心爆棚,下定決心用自己擅長的技術做一件足夠“牛逼”的事,于是他創辦了抓蝦。
當然,抓蝦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它最終被賣給了豆瓣。 怪天時,怪地利,怪人和?聽聽他的自我解剖。
剛回國那會,根本不懂中國國情,滿眼是一派舒適景象。
回來之前,我還在想是不是可以每天洗一個熱水澡。回來之后我就買了房,覺得這也沒什么難的嘛;再比如,我認為大家消費的時候是不太不在乎價錢的,實際上人們還是在乎的,但當時渾然不覺。
我滿眼看到的都是舒適的生活,覺得其他都有人做了,只剩下個性化閱讀這一個需求了,于是就創辦了抓蝦。
實際上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我想做的事是什么:用戶只有5分鐘的時間,通過一個高效工具,使得在5分鐘時間看完100條資訊。我一直以為大家對這樣的需求很旺盛,走下來發現根本不是這么回事,用戶又不是要考博士,有強烈的獲取知識的愿望。大部分用戶的閱讀的目的依然是娛樂,以放松為目的。如果有5分鐘的時間,能讀多少就多少,能看2條就2條,后面的不看了。做了三年后,我發現中國大部分網民沒有精細化閱讀的需要。
那段時間沒事,我一個人呆在那就在那反思:我們有很優秀的技術團隊,技術也是一項好技術,但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一個好問題。邏輯上推斷有大量用戶有個性化閱讀需求,想著要做一件牛逼的事情。但是兩年后過去了,我老問自己,今天為什么還沒牛逼呢?
沮喪的“逛逛”
把抓蝦賣給豆瓣后,我開始尋找新的機會,看過教育、醫療、最后鎖定在了時尚領域。為什么?
第一,我要找得這個垂直行業最好不要太小,要有想象空間。這一點,女性時尚、教育、醫療都符合。
第二,手里已有的互聯網技術能發揮作用,能解決行業問題。今天的醫療行業,關鍵點是線下實體產業是否成熟,醫院的數量是否足夠多,而互聯網能解決不了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教育產業也是如此,學生-家長-老師-學校-政府機構,鏈條非常長非常深。而且我不喜歡中國教育方式,它與我的興趣相違背。
女性時尚領域則不同。09年的時候女性時尚行業還停留在門戶、BBS的時代。 那是十年前的東西了,我當時強烈感覺,給我一段時間,女性時尚的網站一定有新的形式出來。
當然,那是給自己打氣,其實我也不知道應該是啥樣子。
2009年年中的時候,我開始認真準備這件事。
9月底的一天,我和一位女同事吃飯聊天(現美麗說運營總監)到底要怎么切入這個新領域?我靈光一現,問她你想不想知道你的閨蜜在買什么東西?她想了想點點頭,覺得有點意思。
那就搞一個唄。
在當時,做客戶端是典型的思路,智能手機還沒有興起,當時唯一能讓用戶“活著”的,多半是客戶端。
不到一個月,趕在國慶節前我搞出了一個客戶端插件:“逛逛”。
這個插件最重要的功能是分享你的購物體驗,有點現在美麗說的雛形,但是很簡陋,而且需要在你和你的閨蜜電腦上都安裝上。
做得時候很興奮,出來我們又心虛了。真不確定女性朋友們愿不愿意裝。結果果然很“蕭條”, “逛逛”最終只有4、5個人安裝,而且基本都是自己人。我在網上給別人一個鏈接讓別人裝,就是裝不上,我們就打車上門去給別人裝,一會瀏覽器兼容有問題,一會通訊有問題……反正就是很難用,“小白”用戶們看著就撇嘴。自己都覺得沮喪!
“逛逛”以失敗告終。
創新如嬰兒:容忍不完美
“逛逛”之后我就放棄了客戶端插件,把目光轉向WEB頁面。
2009年11月,那時微博剛剛在國內起步。我想做的是垂直優化,考慮怎么把互聯網通用技術與垂直領域結合。微博形態的關注功能不錯,微博里火的是人,BBS里火的是內容。我就琢磨能否把微博的模式借鑒過來與女性時尚結合。
2009年11月16日,我開始籌辦美麗說。
困擾的問題還是那個老問題:用戶到底需不需要。
做了一輪市場調查,結果讓我們更沮喪:有的女孩需要,有的女孩不需要,有的女孩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我們也很糊涂,管他的,上吧。
2010年3月,美麗說第一版上線,基本上就是垂直微博的形態,用戶可以發布鏈接,自動生成圖片等信息;可以關注喜歡的人,有簡單的商品庫……
自己看著挺美,唯一頭疼的就是沒用戶。
我記得有一個同事老跟我講:易容啊,咱們這個不行啊,怎么跟人家比啊。那時的主流女性時尚社區還是55BBS、YOKA。
我就對同事說:我們做的是一件創新的事,可能看起來不那么靠譜。就像剛出生的小baby,如果他出來就能說會話還能賺錢,那這個baby一定是個小老頭,長不大。小baby剛生出來時都很丑,不能自立、哭哭啼啼、到處拉屎,但不能磨滅他陽光成長的一面。不要只看到不完美的一面,有問題不是壞事。
說的時候我信心滿滿,其實心里也打鼓,但信心確實是有的,而且決心也很大。這種信心來源于對宏觀大方向的堅定信心。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你沒到羅馬之前就永遠不知道是否走對路,這時候你可千萬別退縮,可勁著折騰吧。
美麗說這種模式,核心的資源是意見領袖,即達人。目前,美麗說有3萬多達人。但成立之初,誰也不知道第一批忠實的用戶會再哪里?
2010年3月份美麗說上線后,我們團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拉用戶。我和同事去各個導購群,好不容易混進去,發幾條鏈接就被人給踢出來了。
硬的不成就來軟的。
我們找到群主,說一個月給你500塊錢,你來體驗下美麗說,但是要把你們圈子的人帶進來玩。他們就都跑來體驗,體驗完之后就都走了。
到了5月份,我們發現有兩個組,每組100人左右的規模,進來后沒走。其中有一個是豆瓣里的購物小組,小組長很喜歡新的互聯網產品,在里面玩high了。
7月的一天,同時在線用戶超過了400人,我狂喜,拉著全體員工去金錢豹吃大餐,也說不出原因,就是興奮,使勁喝,最后全給喝趴下了……
創業這么多年,這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次。
用著這最笨的辦法,一圈一圈的人被帶到了美麗說,雖然有離開的,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留下。到了8月份,我們已經有1萬多的活躍用戶,日分享商品增加到了1000件,我拉著大家琢磨用戶需求趕緊改善我們的體驗,并對分享商品鏈接進行分類整理。到了第三季度,美麗說流量翻了一倍。
也就在這個階段,我們從藍馳創投拿到了第一筆風險投資。
我的2011: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物種
找到了用戶,找到了需求,后面的事相對就好辦了。
今年我們做了三件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鏈接,一種顏色,一面鏡子。結果看還不錯,從今年2月份至今,美麗說各項指標增長至少30倍。在業內也保持了持續的領先。我們先后在5月初完成了紅杉資本的第二輪融資、10月底完成了紀源資本的第三輪融資。
第一件事,一個鏈接。
很多人不知道現在網上流行的鏈接分享最初的創意來自美麗說,原來沒這樣做的。
比如一個用戶分享出來一個商品鏈接,系統會自動把這個鏈接里包含的重要信息抓過來,包括商品的標題和圖片。
這個創意來自美麗說的產品總監。當我看到設計圖時,驚呆了,技術上實現其實很簡單,但真是想不到那兒去。
它其實解決了這個行業長期存在但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之前的傳統的時尚雜志講述流行的概念,但圖片無法點擊,無法購買;社區可以帶鏈接了,但是用戶不知道是什么,不愿意點擊進去。有網友打過一個比方:發布一件好看的衣服圖片不帶鏈接,就像給你一個漂亮妞的照片但不給聯系方式。
美麗說像網絡版本的時尚雜志,用戶發布商品鏈接時,系統會再瞬間抓取商品圖片、價格等信息,直觀呈現在美麗說網站。這個凈結果,讓穿衣打扮的效率提高。這個功能現在已經成為了行業標配。
現在,有人說這個鏈接創新并改變了一個行業,我覺得一點也不夸張。
第二件事情,一種顏色。
薔薇粉,這是我們確定下來的美麗說網站的標準色。
這事我們想了很長時間,既然要做垂直的,為女性服務的社會化媒體,那就必須把男人趕出去,不能摻雜一絲他們的顏色,男人的顏色是藍色和綠色。
而我們定位的用戶定位是城市的白領,不是網吧女孩,也不是買奢侈品的貴婦。奢侈品的顏色是黑色的,挑來挑去我們選擇了現在的薔薇粉顏色。
開始很多人不理解,行業里也很多人嘲笑,我們堅持不理。你現在看,這個模式里所有的玩家,不管開始的網站是什么顏色的,陸續的顏色都變成了粉色,原因也正在這里。
到今天,美麗說也不接受男性用戶,我就要做一件純粹的事情,用戶多沒有意義。
第三件事,一面鏡子。
美麗說幫助了很多女孩變得更加漂亮,現在我希望美麗說手機版能替代女孩包包里的鏡子。
我們把這三件事湊到了一起,之前從來沒有人這么做過,我覺得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物種。
今年7月份,美麗說推出手機客戶端,兩個星期時間下載量突破十萬,目前,美麗說移動客戶端下載量150萬,日活躍用戶25萬。在今年11月蘋果中國公布的年度應用排行中,美麗說位居社交類第四名。
比較我們年初制定的目標,風風雨雨一年下來,基本都做到了,我給我自己和團隊打九十分。
創業要有夢想 而不是理想
我是一個喜歡歸納總結的人。
最近想了很多做人做事方面的事。我的理解是:創業要有夢想,而不是理想。夢想由你的心決定,它不一定成真,但你會喜歡,而理想由大腦決定,容易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還記得高中的時候迷上了奧數。天天就琢磨“7個鋼镚,每次翻兩個鋼镚,多少次全部翻到朝下?”這樣的問題,除了正常的功課,放學后騎車去買奧數書,看的很享受。在睡覺前還要寫個小紙條,寫上一兩道題,第二天課間不上廁所就自己在那琢磨。沒想到,兩年后得了山西省奧數比賽第一名,接著進了國家奧林匹克集訓隊,再然后保送北大計算機系……
你說怪不怪,對奧數只是出于喜歡,卻取得了意外的收獲。做抓蝦的時候很功利,野心勃勃,但就像一個壯漢窩在了小巷子里,可騰挪的空間很小。
我現在回頭想還是最初的狀態好。所謂欲速則不達,人被吹得高就不淡定了。現在做美麗說我希望能讓自己慢下來,別老跟人家比來比去,先把用戶體驗修煉到極致再說,其他都是浮云。
如果有夢想,那就堅持,順勢而為。如果我的夢想是做燒餅,做著做著也許就成了全國最出名的燒餅,其實也挺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