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熱門指數(shù):
★★★
2012年熱門指數(shù):
★★★★
自從博客這樣的概念、平臺在多年前開始出現(xiàn)之后,各式各樣以博客為基礎的創(chuàng)新紛紛出現(xiàn),例如:微博,輕博客等,此類Reblog的模式———很多人都直接以轉帖內容作為自己的博客內容———也開始蔓延到圖片分享領域。
到2010年,全球的手機拍照圖片已達到2280億張。在網(wǎng)絡上,F(xiàn)lick有50億張的圖片存量,而Facebook則有600億張。而圖片的“產(chǎn)量”正借由手機等移動終端,Instagram等拍照分享應用繼續(xù)井噴。2011年在國內,像推圖、友圖、某天、友圖、樂么樂么、樂魔庫、冒泡拍拍、隨拍、丁仔等等圖片分享應用前赴后繼,而今Pinterest在美國的風靡又引來另一波追逐者。
英文的“Pin”意思是“釘”,例如一個掛在墻上的板子,你可以將各式各樣的點子、待辦事項、臨時抄寫下來的客戶電話,寫在便條紙上后釘在這塊板子上。Pinterest更多是圖片分享社群的概念,比起Flickr、Instagram等需要用戶主動拍攝、上傳的圖片分享,Pinterest將圖片分享的參與門檻拉低了:它看起來像一堵能夠給你無限靈感的墻,墻上整整齊齊地釘滿了一張張視覺精美的圖片。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看到自己喜歡的圖片,pin一下就進入Pinterest賬戶中的某個相簿當中。對于“墻”上某張?zhí)囟ǖ膱D片,其他用戶可以選擇“喜歡”(Like),或者將其“轉釘”(Repin)到自己的靈感墻上。
這個項目的創(chuàng)意來自于創(chuàng)始人Ben Silbermann為他的女朋友尋找訂婚戒指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很多還算中意的戒指,但是又需要反復互相比較,于是他就開發(fā)了Pinterest,把它們隨手貼在同一個頁面上。而后來他又用Pinterest來幫助自己籌劃婚禮,為未來的假期旅行制定計劃,記錄那些家庭成員最喜歡的東西,甚至建立一個名為“我喜歡的小東西”的列表。
Pinterest一開始并不是作為一個主流人群歡迎的公司,而是想逐步發(fā)展成一個技術社區(qū)。但事與愿違,或者說無心插柳柳成蔭。他低估了網(wǎng)站的潛力。他有時也坦承,現(xiàn)在公司的發(fā)展已經(jīng)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他只能隨波逐流,跟著大家的感覺走。
如果說Twitter簡化了文字的傳播,那么Pintesest便簡化了圖片的傳播。關鍵還在于,Pinterest可以讓投資者想象出清晰的贏利模式:很多用戶有潛在的商業(yè)意圖,比如,他們會列出婚禮需要采辦商品的列表,公司可以圍繞這些來打造商業(yè)模式。事實上,Pinterest很多圖片都直接來自于電子商務網(wǎng)站,有的圖片甚至還保留有價格標簽。很多營銷機構都已經(jīng)證實,很多商家通過Pinterest導入的流量獲得了大量的訂單。
點評
花瓣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兼CEO 劉平陽
Pinterest,不是一個圖片網(wǎng)站,其實是圖片背后愛好,興趣等東西集合的社群關系,圖片只是一個載體。我看好未來圖片作為載體在領域的作用和市場前景。與Flickr或者Instangram不同,Pinterest的圖片更多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而不是用戶自己拍攝上傳的,在我看來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沒有可比性。像花瓣做的事情是脫離圖片分享的概念,大大拓寬了領域,文字,網(wǎng)頁視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