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下自己所在位置上傳到網站上,與朋友分享好玩的地方吧!(資料圖片)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在“博客”、“微博”之后,一個全新的名詞——“切客”開始出現。伴隨著3G網絡、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在通信業和互聯網巨頭的強力推進下,中國“切客”浪潮正在悄然興起。“切客”其實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的中文名,據艾媒市場咨詢預計,到2013年,中國“切客”應用市場總體規模將突破70億元。
切客應用逐漸手機化
艾媒市場咨詢研究發現,“切客”其實是國內手機網民為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取的中文名。因為LBS典型的應用是Check in(簽到),中文諧音是“切客”。
每到一個地方,用戶透過手機實現“簽到”服務,告知好友自己的地理位置;比如在去餐館、酒吧、商場和其他公共場所時,用手機告知自己的好友,甚至可以用手機拍下圖片上傳到網站上與網友分享。而用戶的分享通常會獲得商家或者切客網站價格折扣以及其他獎勵,以鼓勵切客們頻繁進行“簽到”。
在國外,“切客”服務推出已經很多年,Google最早推出地圖和Google地球業務,這是早期的“切客”服務。而隨著近年SNS的的崛起,3G網絡崛起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切客應用逐漸在全球走向社區化和手機化。在美國,Fousquare和MyTown、Gowalla、Whrrl、Yelp均開展切客服務。
今年市場規模近20億
據記者了解,在中國,國內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推出了LBS,如盛大推出了游玩網,而新浪、騰訊和網易正大手筆布局LBS切客服務,貝多、玩轉四方、街旁、拉手網、多樂趣和冒泡也都推出了成熟的LBS切客產品。此外,中國移動也在布局LBS,八大重點基地中,遼寧移動已經確定為中國移動進軍LBS的重要基地。
據艾媒市場咨詢研究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中國LBS個人“切客”應用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08年的市場規模為3.35億元,2009年突增為6.44億元,到了2010年,這一數據改寫為9.98億元。預計到2013年,中國LBS個人“切客”應用市場總體規模將突破70億元,五年平均增幅將超過100%。而在政府與行業應用市場方面,“切客”市場規模由2008年的7.71億元,飆升到2010年的18.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35%,預計到2013年,政府與行業應用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