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寶、天貓、京東、凡客等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快速發展的今天,“網購”已成為像水電煤一樣的生活標配品,網購大軍的參與者低至十歲小孩,高至80歲的老人,很多年輕人見面的口頭禪變成了“今天你在XX網上買什么了?”,不網購,就意味著你已經OUT了。而在主流購物平臺們的護蔭下,也滋養出了一些做“電商服務”的網站,受到了萬千消費者的追捧,輕翼網就是其中之一。在輕翼里,消費者們所有的互動都是圍繞著“購物”這個主題來進行的,在“求購”與“曬單”的過程中,消費者們通過篩選比較,可以直接鏈接到淘寶、天貓等購物平臺下單,進而獲得可以兌換禮物的羽毛積分。于是,機會就此產生了。
方偉丞的商業邏輯與創業經歷
在輕翼網創始人方偉丞的眼中,幾千年的商業歷史長河中,消費者一直是“風暴之眼”、“動力之源”。在沒有互聯網之前,盡管傳統的商業貿易由于時間空間的關系,存在著諸多的環節,消費者買到手的商品都是加價再加價的東西,有了互聯網以后,雖然產品流通環節更開放透明,但是消費者還是要為商家的利潤埋單的,沒有利潤就沒有商業。因此,有史以來所有的商人、成功企業,無一不是靠賺消費者的錢而發達的,商業的核心永遠是消費者。
作為一名80后的創業者,方偉丞選擇將“社區購物”作為創業的切入點,來自于他對商業的認識及對消費者的理解。2009之前,他在阿里巴巴B2B從事商人社區的管理工作,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商人,與天南地北的中國商人們(確切點來說是新一代的中國網商)結成了很好的朋友關系,時常到全國各地舉辦聚會拜訪他們,并因此熟悉了產品從設計開發到生產制造、推廣營銷的一系列過程,為他奠定了自己的商業邏輯,還有事業定位——那就是要從事與電子商務有關、與消費者有關的行業。
2009年之后,他奔赴上海與表哥一起創辦了傳馳網絡,主要的業務是為傳統企業進行網絡上的口碑營銷、品牌宣傳,并因此創辦了國內第一個社會化媒體傳播平臺——攜手網,一個連結了中小企業與網絡工作者的信息傳播網站,靠企業年費與交易提成來盈利。傳馳的業務一點一滴地做起來后,方偉丞卻越來越困惑,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嗎?糾結了、深思熟慮了一段時間后,他終于在2010年7月的某一天,跟團隊成員公布了自己的決定:離開傳馳,把自己的股份轉讓給其他股東,重新創業。大家都不明白為什么在公司業務蒸蒸向上的時候,方偉丞卻選擇了離開。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為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了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而在2010年離開的時候,方偉丞并不知道下一步將走向哪里,一切都是未知數。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常常在彭浦大廈16樓那個只有他一個人的辦公室里眺望遠方,看著高架上高速行駛而過的車輛,希望從中尋找到關于未來的一點蛛絲馬跡。
2011年,“社區化購物”來了!
盡管在2010年下半年的時候,方偉丞還靠接一些營銷業務來賺錢,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過心中那個想靠互聯網來做一番事業的夢想。“那就先做個消費者社區吧!”當缺錢缺人缺資源的創業者走出第一步時,通常會找一個最方便快捷的項目去賺錢,比如做點貿易,開個小店,倒倒貨源,然而方偉丞卻選擇了最難的一個方向去做。他認為只要能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東西,冒再太的險都要去嘗試。做網站就要招技術員,于是他就在網上發招聘信息招人,可是招了二個月還招不到人,要不就是嫌工資低不肯來,要不就是答應來了臨時卻放了鴿子。最后還是托朋友介紹,找了一個還在大學里教書的會點PHP的老師,答應每周末過來兼職2天開發程序。與許多從大公司出來創業就有豪華團隊的人不同,他沒有精英部隊,只有非正規的隊伍,幾個農民幾桿槍一起“起義”。“對于創業者來說,時間比金錢還重要,如果你有一個好想法,覺得這就是自己要的東西,那么砸鍋賣鐵都要去做,不管有沒有人才加盟都要去做,做了還有成功的可能,一直等只能白白浪費生命。”他如此解讀當初的選擇。
彼時,像“美麗說”、“蘑菇街”這種分享式的導購社區還沒有走進公眾的視線,微博也還沒有爆紅,方偉丞想像中的“社區化購物”也僅僅是一個被行業頻繁談起但卻鮮有成功案例的模式。直至美麗說蘑菇街這兩個網站2011年異軍突起之后,“社區化購物”才正式爆發了它的威力,迅速影響了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第三方平臺的崛起,也引來了淘寶這樣的大公司的跟進,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倒了舊有的“淘江湖”等模式,相繼推出了愛逛街、哇哦、頑兔、一淘發現等社區化分享功能。當大家都在眼花繚亂地玩來源自Pinterest的瀑布流“分享購物”模式時,方偉丞卻沒有去趟這灘渾水,而是在自己理想中的“社區化購物”模式里越走越遠。2011年5月,輕翼網正式上線,方偉丞的追夢之路踏出了第一步。
不賣產品的“社區購物入口”
在類Pinterest的分享購物模式里,強者愈強、大者恒大的規則也發揮了作用,中國式的“Pinterest”行業從崛起到發展只不過短短一年,就已開始洗牌,行業內幾家大網站繼續一騎絕塵,而95%的小網站則相繼倒塌。在一個沒有清晰商業模式的行業里,小泥鰍們的折騰只不過是給大魚們活了水,讓大魚們活得更好。進入2012年,輕翼網雖然依舊發展緩慢,依舊靠老會員去拉攏人氣,但是方偉丞發現,在用戶的推動下,網站的氛圍與凝聚力越來越好,一切好像上了軌道。與去年剛上線時要自己做內容建設做互動不同,現在輕翼網的內容幾乎都是用戶提供的,而且質量很高。“與直接做在線零售的電商不一樣,輕翼是屬于電商服務行業的,與消費者之間沒有赤祼祼的利益關系,比較容易跟消費者打成一片。我們唯一做的就是把網站的用戶體驗做好,讓用戶自己發掘輕翼的價值,進而信賴并追隨我們,其他的一切都會隨之而來。”方偉丞說。
輕翼網與眾不同的一點是,它們不向用戶推薦任何的商品(這點與美麗說、蘑菇街等導購網站有本質的不同),消費者的購物需求都是自發產生的,或通過朋友推薦,或通過求購篩選,或自己在淘寶天貓網上逛到合適的,只要最終購買時通過輕翼特有的“羽毛搜索”功能去下單,便能獲得可以兌換禮物的羽毛積分。這一整個流暢的過程,都是輕翼用技術與整個淘寶系開放平臺對接的結果,消費者最終下單都是在淘寶、天貓,買得放心,商家也能夠獲得訂單,提高營業額,便也愿意支付傭金給輕翼。據悉,輕翼網現在的“積分兌換”項目,已做到了電商服務行業的第一名,發放羽毛積分超過100萬,幾十萬已流通。沒有大多數購物網站的“推薦”功能,不去強制推薦消費者要買什么,卻贏得了消費者更多的支持。這是一種逆向思維下的商業模式,消費者成了主人翁,一切由消費者說了算。這就是方偉丞正在打造的基于消費者需求驅動的“社區購物入口”模式,在他的理解中,整個互聯網就像一個大的社區,跟線下的聚集人的社區并無不同,只要把社區的氛圍做好,把感情維護好,那么這個“社區大家庭”就會欣欣向榮,成為消費者們“精神上的圣地”。
讓消費者跟你一起成長
在商業世界中,幾乎所有的商家,都希望消費者能夠永遠來買自己的東西,成為自己最忠實的粉絲。但很遺憾的是。幾乎99%的消費者都是不忠誠的,消費者會因為價格跟產品的原因“見異思遷”,甚至永不再來。剩下的那1%的消費者,毫無疑問他們是屬于那些歷史悠久的、有號召力的、有品牌溢價的國際大品牌們的,比如Apple,LV,gucci,Hermes,Chanel,Dior。絕大部分從輝煌到沒落的企業在倒下前想的最后一個問題肯定是:我的消費者哪里去了?為什么他們不再買我的東西了?在方偉丞的眼中,企業的所有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跟國際形勢、外部環境、宏觀調控沒有太大的關系,消費者會流失,跑到競爭對手那里去,都是因為自己的犯錯所致,或因為過份自大,沒有危機意識;或因為管理不力,造成組織混亂;或因為判斷失誤,錯失市場機遇。所有這一切,都會讓企業分散精力,沒有再把重心放在消費者身上,而去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概念與資本。
“如果企業們還沒有認識到安身立命之本是消費者的話,那么在面對互聯網對傳統商業的巨大顛覆下,企業倒閉也是遲早的事情,多大的企業都抵擋不了時代進步的洪流沖擊。”方偉丞如此看待這個嶄新的由消費者驅動的商業世界。在輕翼網里,他也將“消費者第一”的理念體現無遺。比如,求購功能是由消費者發起,向公眾尋求購物解決方案的;羽毛搜索是由消費者發起,最終下單時連接淘寶的橋梁;羽毛兌換也是由消費者發起,只要有足夠多的羽毛即可兌換任意的禮物。輕翼網上線一年以來,方偉丞也一直擔任著“首席客服”的角色,每個注冊后活躍的會員幾乎都會受到他的“騷擾”,他會通過站內信、QQ、旺旺、電話等方式去跟會員溝通,了解會員的需求并幫他們解決問題。一年下來,他驚奇地發現與他有過聯系的活躍會員至少有2000名,并且很多人跟他成了朋友,平時想買東西都會來找他,讓他去跟熟悉的商家砍砍價、拿優惠券抵價。“經過我這個兼職的“導購員”去一些商家朋友店里買的東西,大概也有十幾萬銷售額了吧。”方偉丞笑著說。
在方偉丞的經營哲學中,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消費者跟你一起成長”。滿足消費者們的物質需求,并引導他們跟著企業一起成長,讓精神需求也得到滿足,成為品牌的忠誠“追隨者”,這無疑是所有企業的最終追求。或許,在一個以“消費者驅動”為核心動力的未來商業世界里,傳統的事物都被顛覆洗滌后,會有更多像Apple、Google、Amazon這樣的偉大企業破土而出,讓我們一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