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報道,近日,創新工場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微博)發表了文章了質疑美國做空機構Citron(香櫞)的報告,隨后發起了聲討 Citron 的公開信,有60余位國內投資人、企業家和創業者在公開信上簽名支持李開復的這一行為。
而 Citron 也對李開復的質疑做出了回應,并且對李開復發起聲討 Citron 的行為的動機表示懷疑。在這次論戰中,雙方多次交鋒,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對此,騰訊科技采訪了在李開復的公開信中簽名的起點創業營/起點創投基金合伙人查立。查立表示,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美國資本市場是非常透明的,Citron 有質疑任何公司的權力,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中國公司也要有能力去做出積極有效的回應。
查立認為,Citron 利用中美市場信息不對稱做空中國上市企業的行為對優質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來說很不公平。因為中國有大量不遵守游戲規則的公司去美國上市,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去美國圈錢,做空機構對這些公司的打壓無可非議,做空本來就是一種市場的游戲,但是由于缺乏對美國股市足夠的理解和熟練的市場溝通能力,中國優質互聯網公司并沒有利用時機,有效的在整體做空中國概念中中流砥柱,脫穎而出。
同時,查立表示,李開復的公開信對中國市場的影響遠遠大于對美國市場的影響。他認為,市場就應該公開透明,允許自由競爭,允許自由發表觀點和意見,但是中國市場有太多黑箱操作,很多壞公司無法被揭露出來。而李開復的這種行為,正是告訴市場告訴媒體,每個人都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才能防止一邊倒的傾斜,才能制止謠言。
查立表示自己在公開信上簽名完全屬于自發行為,這并非一個有組織的行為,簽名者也沒有相應的義務。至于接下來是否會有后續動作,他表示要看情況而定,可能某人還會發起其他活動,這類的公眾社會參與活動有利于社會環境的和諧。
他認為李開復質疑 Citron 并非因為個人利益。這次簽名的投資人大多具有國際化背景,“我們覺得這件事對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影響挺好,讓美國股市也聽到了一些中國民間的不同聲音”。
針對中國公司如何避免被頻繁做空,查立認為這需要中國公司的管理層不斷教育美國投資人,要更加公開透明,要做好美國股民的公共關系,不要拿了人家的錢就大功告成,投資人需要呵護。但是要做到完全不被質疑是不可能的。“如果有美國公司來中國上市,圈里錢去做中國投資人不希望他做的事情,我們一樣會質疑。”
由于中美社會體制、政治體制、文化、習慣等不同,中美的價值觀和看問題的角度存在很大差異。對一家公司或者一個事件的判斷,中國存在更多一邊倒的情況,但美國則更多元化。
“這次李開復和 Citron 的論戰對美國投資人的影響無非是多了角度看問題,但不大可能會顛覆他們對中國公司以及對 Citron 等做空機構的印象,無論如何,這是一件很積極的事情。”查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