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一位谷歌(微博)音樂搜索團隊的創始成員親手關閉了這項服務,上線兩年半的谷歌音樂搜索正式停止服務。留給用戶一個月的時間下載自己曾經的播放列表。
但是這個功能恐怕不會有太多人使用。如果不是因為關閉,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谷歌還提供免費的在線聽歌及音樂下載服務。
三年半前,谷歌推出音樂搜索,用戶除了可以通過歌曲的名稱、歌手、歌詞等搜索音樂之外,還可以根據音樂的特性來選擇歌曲。對音樂搜索來說,這是一項技術上的突破;對谷歌中國來說,這是其本地化的最佳實踐。
無論當時人們對谷歌音樂有何期望,但是不幸的是,這項服務的關閉又成了研究谷歌本地化失敗的最佳樣本。
本地化不徹底埋下隱患
在音樂搜索推出時,時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微博)對這個項目報以厚望。但就在音樂搜索推出半年后,李開復就離開了谷歌中國。
李的離職預示著谷歌中國境況不佳。此時谷歌音樂的流量仍然呈上升趨勢,但是一些棘手的問題已經漸漸顯現出來。
一位熟悉谷歌的人士曾在谷歌音樂推出時表示,最令他擔心的并非接下來的廣告收益,更重要的是,谷歌在完成一款產品之后究竟能否以更大的力度把它完善、推廣出去?
他的擔心正是谷歌音樂遇到的最大問題。
為了順利推出音樂產品,谷歌高層其實采取了迂回的辦法來獲得總部的支持,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投資巨鯨音樂并且利用巨鯨音樂的曲庫來做音樂搜索。事實上,用戶在使用谷歌音樂時,搜索是在谷歌域名上進行,但播放歌曲頁面則必須是巨鯨音樂的頁面。
所以,播放音樂時都會彈出一個獨立窗口進行播放,這并不是很好的用戶體驗。雖然谷歌音樂團隊想在直接在搜索結果頁做一個播放器直接播放音樂,但因為音樂版權的關系,這種簡單的功能無法實現。
另一個不利因素是,谷歌中國所推出的服務均不能采用谷歌的用戶ID系統,所以用戶要保持谷歌音樂的播放列表就必須使用第三方帳號登錄,而谷歌并無法獲得這些帳號背后的信息。
“如果能用谷歌帳號登錄,結合用戶的搜索等行為,谷歌音樂可以做更多事情。”一位原谷歌音樂團隊的成員告訴騰訊科技。他表示,谷歌音樂團隊曾經也想推出桌面版播放器,但也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現實。
錯失移動互聯網機會
谷歌音樂搜索錯過的最大機會在于移動端。
谷歌音樂的工程總監林斌和項目經理洪峰,在2010年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了小米科技;項目技術總監胡寧在加入該項目前曾在谷歌紐約辦公室負責移動搜索質量;團隊其他成員后來大部分都在做Android音樂相關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團隊絕不會忽視移動互聯網的影響力。而當時,谷歌音樂搜索雖然獲得了業界的好評,但和領先的百度MP3搜索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2009年 Android 手機剛剛問世,很多互聯網公司并沒有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的顛覆性,對谷歌音樂來說,這是絕佳的機會。更何況,谷歌還是 Android 的主導者。既然在桌面端已經落后,如果能在移動端搶先起跑,還是有很大的翻盤機會。
但是,擺在谷歌音樂搜索團隊面前的仍然是總部的政策和音樂的版權這兩個問題。音樂搜索看似是一個非常本地化的項目,但事實上,音樂搜索團隊很多時候都處在想做而不能做(和總部政策沖突),或者想做但做不了的狀態(音樂版權并不歸屬谷歌)。
谷歌退出中國給于致命一擊
盡管面臨種種內部困難,谷歌音樂的流量還是在2009年年底達到了最高峰,團隊也一度擴張到近20人。
但是2010年年初,谷歌總部做出退出中國的決定,這等于給所有谷歌本地化的產品判了死刑。一位谷歌音樂搜索團隊的成員表示,在谷歌退出中國后,音樂搜索的流量一落千丈。
“谷歌做音樂搜索其實目前還是為了讓更多人使用他的網頁搜索。在退出中國后,網頁搜索都不在中國了,那做音樂還有什么意義呢?更何況,本來谷歌音樂搜索就并非市場的領先者,即使在退出中國后還能做到顛峰時期一樣好,也沒有什么意義?!币晃磺肮雀鑶T工告訴騰訊科技。
不出大家所料,隨著林斌和洪峰離開參與創立了小米科技,谷歌音樂成了一個沒有產品經理的項目,團隊基本上由技術總監胡寧負責。
但是胡寧也在2010年的9月從谷歌離職,加盟聚盛萬合(MediaV)任CTO。為了照顧留下的員工,胡寧在離開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幫忙給他們找別的項目?!昂鷮幍碾x開是另一個轉折點。”一位原谷歌音樂團隊成員說。
“它的命運早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國時已注定。我還記得,得知消息時,我正要搭航班去總部匯報工作。在三萬英尺上俯瞰云海,耳邊縈繞著低沉的引擎聲,我不覺流下淚來。那種心痛,刻骨銘心?!?胡寧后來公開回憶到。
在胡寧離開后,谷歌音樂幾乎完全荒廢。在正式關閉前近兩年時間內,谷歌音樂大部分時間只有一名工程師利用自己的部分時間進行著最簡單的技術維護。
谷歌曾經試圖最后挽救谷歌音樂項目。消息人士透露,谷歌曾在2011年和新浪接觸,希望獲得新浪的音樂數據庫,可以對現有數據庫進行補充或者作為備用——巨鯨音樂的狀況并不太好,谷歌自然會有所擔心。
但這種努力并沒有帶來任何結果。
谷歌中國或再無本地化產品
除了谷歌音樂,現在能稱上谷歌中國本地化的產品只有三個:谷歌翻譯、谷歌輸入法和團購導航服務谷歌時惠。
其中谷歌翻譯和谷歌輸入法都已經推出很久,而時惠則是去年推出的項目。接近谷歌中國的人士說,谷歌工程研究院總經理楊文洛對谷歌音樂并不是很重視,因為這是李開復推動的項目,而時惠則是楊文洛所推動。
但是作為谷歌退出中國后第一款本地產品,時惠推出時間較晚,而且大批團購網站的倒閉也使得這款產品的未來并不明朗。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重掌CEO職位后,對谷歌的產品線進行了大量的精簡,定下了7條主要產品線:搜索、廣告、社交、YouTube、Android、Chrome 和本地商務。
對于谷歌中國而言,員工必須選擇一個項目進行參與,而很多項目與中國的相關性并不大。最重要的搜索,谷歌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也因為360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而大幅下滑,這并非通過技術能夠解決。
而代表未來方向的移動和本地領域,則因為 Android 和地圖服務在中國的政策限制,谷歌中國并沒有太好的本地化方法。
這種變化對工程師而言,如果可以加入谷歌全球的項目,他們仍然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并且學到東西。但是對于產品經理、商務拓展、市場營銷和廣告銷售人員來說,如果沒有本地化產品,他們就會面臨無所事事的狀況。
一位前谷歌員工透露,谷歌中國的產品經理曾在越南旅游時拍過一張合照,現在照片上的17人里只有2、3人還留在谷歌。
“現在很多人留在谷歌并沒有什么事情做,都屬于混日子。主要是谷歌福利比較好?!鄙鲜鋈耸扛嬖V騰訊科技。
當時為了做谷歌音樂搜索,李開復和多位谷歌中國高層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從2006年年底就開始和唱片公司接洽。而谷歌當時對中國仍抱有很高的期望,時任CEO也是支持中國事務埃里克•施密特。
但從現在谷歌總部的支持力度和谷歌中國的人員狀態來說,想要發起有影響力的本地化項目,幾乎沒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