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陣頗具戲劇意味的烏龍事件之后,谷歌(微博)手忙腳亂地提前捧出了相比過去失色不少的新一季財報。隨之股價重挫68美元,稍后更是暫停了股票交易。對此,谷歌高層表示很淡定,仍堅持認為“本季表現強勁”。
不佳的財務數據帶來了市場的震蕩和華爾街的驚恐。而就在過去的三個月里,由于投資者對互聯網廣告的樂觀態度,谷歌股價持續上漲約30%,并一度達到歷史最高點。隱藏在數據背后的真相有理由說服投資者,這次暴跌只是一場意外。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谷歌核心業務的營收和運營利潤只是略低于市場預期,這就意味著除去季節性波動因素和全球大經濟環境,長久以來支撐谷歌業績的核心業務并未有太大波動。
讓市場一直擔憂的廣告每次點擊費用也再次出現下滑,不過考慮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了桌面之外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移動廣告每次點擊價格僅為傳統PC的56%至71%,這一數字的下滑也就變得不足為奇。數據顯示,Android操作系統目前已占據了56%的市場份額,加之去年谷歌對AdMob的成功收購以及YouTube廣告的崛起,谷歌在廣告市場的有利地位無可動搖。在電話會議上,谷歌也難掩興奮地宣布,其移動業務營收按年計算現在已經達到了80億美元,而一年前只有25億美元。
真正讓投資者頭疼的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谷摩戀”。摩托羅拉移動當季運營虧損5.27億美元,極大抹黑了谷歌業績。分析師預測下滑態勢仍將延續,這已經超出了谷歌的成本控制能力。谷歌整合摩托羅拉移動的整合也許很復雜,但必須加速進行。
今年夏天,在推出一系列讓外界眼花繚亂的設備之后,谷歌搖身一變成為了硬件公司。出于對保持Android“開放性”的顧慮,摩托羅拉移動長期被谷歌置于冷宮,然而谷歌這種看似保證各個合作伙伴利益均沾的戰略并未導致出現更好的設備,也嚴重影響了自身營收和利潤增長。免費開源的Android反而讓微軟等競爭對手得利——微軟對使用其專利的每臺Android設備收取8美元的許可費用。
市場環境也發生了巨變,包括蘋果、亞馬遜和微軟等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都已經或致力于成為“軟硬兼備”的科技公司。
在Android生態中,谷歌也有整合的底氣——畢竟硬件合作伙伴已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以三星為例,借助Android超越諾基亞和蘋果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廠商。即便如今谷歌背叛其“開放”的承諾,將摩托羅拉移動與Android深度整合實現“軟硬一體”,以三星為代表的Android合作伙伴也很難徹底遠離Android。
施密特今年7月曾表示:“我們一直都想進軍硬件市場。”現在絕佳的機會已經來臨,谷歌還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