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都放在外國公司是否有機會搶食中國市場的這塊大餅,而中美用戶與商務模式有相當大的不同,在硅谷GMIC大會上,來自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的業界巨頭們提醒這些外國公司,必須先了解兩國文化上的差異,如果只想復制自身的成功模式到中國,而忽略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將注定失敗的命運。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與全球其它國家相比都更為激烈,當中有無數創業公司不斷涌現,帶來一波又一波的創新。同時美國流行什么業務,馬上中國就有學習者,而且往往不止一個兩個。
斯凱網絡科技CEO宋濤說,“這個得益于很多對中國有興趣的參與者在這里。我們發現任何一個完全拷貝的,沒有持續成功的,只能是階段性的,不能完全成功,證明中國市場有很多獨特性。”
在文化差異上,UC Web CEO俞永福(微博)舉了一個開發過程中所意識到的中美差異。他說,美國文化里,綠色是一個好的意思,紅色代表危險,所以美元是綠色。但在中國,紅色代表吉祥,所以中國上升時紅色,股市下降是綠色。中國的錢是紅色的錢。
俞永福認為,“要想全球本地化(Going glocal),要運用全球的視野和研發資源,但產品一定要本地化。所以我們公司的研發資源是共享全球,但用戶體驗是本地化,找當地人來設計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這反過來其實也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所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用戶結構的差異性,也讓許多國外移動互聯網公司,在沒有察覺到中國用戶的需求上,栽了一個大跟斗,大量的中國用戶,每個人都有兩個identity,一個也許是真實的自己,另一個也許是某方面的自己。最具體的例子就是長期以來不能使用多個帳戶登錄的MSN,始終在中國市場無法突破。相較於可切換多個帳戶登錄的QQ,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說,平均每個用戶都擁有1.7到1.8個QQ帳號。
由于互聯網服務與生活緊密相關,文化的不同,導致在不同國家的服務有很大的差異。“騰訊很多都是通過并購的方式做的,自己做的話是比較難的。我覺得移動互聯網,確實有很大的潛力,在各個國家成長的空間都會很大。但是如果我們復制pc的成功的業務模式,可能都很難,看不到興奮的點”,劉成敏說。
宋濤還建議外國公司最好不要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軟件。他認為中美兩國完全是最極端的兩個方向。美國是創新性特別強,中國的效率特別高,其他國家無法比。他說,美國想進入中國成功很難。所以最好還是透過合作,“如何將優勢最大化的變成利益回報,在自己最漂亮的時候投入中國,找到一個好的合作伙伴。”
GMIC SV于10月19日-20日在美國硅谷圣何塞會議中心召開,此次是長城會在美國召開的第一屆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DST創 始人Yuri Milner、EA公司CEO John Riccitiello,小米CEO雷軍(微博)、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Facebook副總裁 Vaughan Smith、UC董事長俞永福、印象筆記CEO Phil Libin做主題發言,論道全球移動互聯網發展及中國市場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