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報道,科學家們曾說過,人體一身的細胞全部換掉歷時7年。在生理上,人每7年就是另外一個人。而在互聯網這個大江湖中,7年的時間更是足夠讓一家公司“改頭換面”,甚至用不了這么久。
10月21日,網秦在悄無聲息中過完了自己的7周歲生日,沒有大肆的公司慶祝活動,只是高管團隊的“小團伙”聚餐。林宇(微博)、史文勇、鄒仕洪三位網秦的創始人,會同部分在京的高管,用一種低調但溫馨的方式,為自己的“孩子”慶祝了從少兒到少年的變化。
從“廢墟”中走出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一個成功創業公司的背后,總是有著各種為人知或不為人知的心酸,網秦也不例外。
2005年10月,林宇、史文勇花了10萬塊錢,注冊了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很特別的是,辦公地點是北郵旁邊一個廢棄的幼兒園。在這片北京城里的“廢墟”上,網秦做出了國內第一款手機安全殺毒軟件,一步步的從廢墟之中走出來。
網秦最艱難的時段是在2005年10月到2007年的5月,公司賬面沒錢、沒品牌、沒收入。當時,網秦的團隊每天都在找投資人。在偶然得知一位紅杉天使投資人一直在尋找好的技術團隊后,創始人一年多的時間里,給對方親自寫了60多封郵件,終于讓對方同意面談。
見面的日子很吉利——2006年8月8日,林宇和史文勇都拿著一個諾基亞N70,投資人進來手里也拿著N70,現場演示了一遍,交流了3個多小時,最后拿到了100多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2007年5月,在用戶數超過100萬的時候,網秦獲得了紅杉350萬美元的投資。其后,隨著網秦用戶數的快速增長,又相繼完成兩輪總額超過30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主要為金沙江創投、聯創策源。
用創新找出路
投資人的青睞、大筆資金的注入,讓網秦終于能夠“跑起來”。但是,這也意味著移動安全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餑餑”。奇虎360等互聯網巨頭們,在看到智能移動終端市場像氣球般膨脹后,迅速意識到移動安全領域的價值。
在很短短時間內,這些江湖大佬們紛紛推出自己的移動安全產品,360手機衛士等成了網秦安全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且,這些移動安全的后來者們在入局的時候,用上了互聯網上最流行的“免費”招數,讓一直堅持“免費+增值”模式的網秦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后來者們的算盤打的很精,因為有大量不同的BU(事業部),這個BU可以虧錢,沒事兒,其他BU補回來,等到市場只剩下兩三家的時候,再考慮盈利的問題。
拼身板?身單力薄的網秦顯然不是這些互聯網大塊頭們的對手,耗下去的唯一結果只能是失敗離場。在這樣的局面下,網秦CEO林宇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國際化成了網秦發展的重要一步。
不過,林宇想的并不是簡單的用海外市場的營收來填補國內的“窟窿”,而是要用海外特別是美國硅谷的創新力量,不斷增強產品體驗,用最好的產品來“征服”國內用戶。
為此,網秦建立了亞洲和美洲兩大科研實驗室,共享研究成果,促進產品開發。此外,網秦還請到了“三星Galaxy之父”奧馬爾•汗出任網秦聯席CEO,全權負責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并從微軟、三星等國際大公司挖來了一批技術、管理人才,組建起一支更強的海外團隊。
從目前來看,網秦在海外市場的拓展速度要高于國內。網秦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51.2%的營收來自海外,而第一季度的海外營收占比是50.8%。
林宇覺得,移動安全未來的競爭在于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網秦也正在做一些嘗試,不簡單粗暴在各國復制統一產品線,而是開發一些適合當地用戶的“本土化”產品。不久前,網秦在美國推出了Family Guardian,專門針對美國的家庭用戶。而要做到這一點,必然要依靠創新的支撐。
過去的7年,網秦完成了從創立到上市,從中國到全球的路程,并成為了移動安全領域的魁首。而在移動安全秩序還遠未成形的今天,網秦會碰到更多或狡猾、或強大的對手,任何一絲疏忽大意,都有可能讓之前的努力瞬間清零。讓自己強大到可以無視任何對手,或許才是網秦未來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