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31日消息,抗擊颶風“桑迪”和軟件開發人員之間似乎毫無關系,但就在這場罕見風暴襲擊美國東海岸之際,軟件開發人員社區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颶風“桑迪”襲擊美國東海岸之際,軟件開發人員在做什么呢?他們利用自己的技術幫助人們應對這場罕見的風暴。
周一,十幾名開發人員和設計人員在交流意見,試圖開發出應對颶風“桑迪”的在線工具。他們在聊天室內共享代碼和數據,在Twitter上以“#hurricanehackers”(颶風黑客)名義發布有關其項目的信息。
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就開發出了一款在線工具,將颶風的實時信息整合到一張地圖上,形成了“桑迪”的“時間軸”,包括實時動態、圖形、視頻、音頻、Twitter消息和地圖等。
他們的工作僅僅是個開始,還有許多人計劃開發一些工具,能夠直接幫助人們應對颶風。例如,開發一款地圖,用來顯示哪里需要沙袋,哪些副食店仍在營業,哪些地區還有電力供應等。
還有開發人員建議開發一款在線工具,及時更新緊急響應信息,包括水量分布和避難場所等。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來接受這些信息。
還有人建議開發一個在線平臺,為因暴風失去財產的人進行捐助,或者建立一個自動系統,通過無線電發布路況信息。
馬薩諸塞州理工學院教授、“颶風黑客”創始人薩沙·考斯塔納茲-查克(Sasha Costanza-Chock)稱:“在BoingBoing.net提出自己的建議后,得到了許多人的響應。”
查克表示,他并不感到意外,因為長期以來,開發人員社區一直都在開發免費的軟件來推動公民參與和社會行動。他說:“當有重大事件得到公眾關注時,我們就會集思廣益,開發一些工具來幫助人們。”
通常,在出現一些重大自然災難時,這種集思廣益的自發行為就會出現。例如,Crisis Mappers就是這樣的一個組織之一,他們利用實時數據創建一幅應對地圖,幫助人們解決食物、避難場所和災后醫療等問題。
查克稱,像“颶風黑客”這樣的項目說明,有應對颶風經驗的人和知道如何開發代碼的人是可以結合在一起的,并且還能為人們提供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