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消息,新浪公司(NASDAQ GS:SINA)今日公布報告。財報顯示,新浪第三季度凈營收1.524億美元,同比增17%,凈利潤99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下降70%。
其中,新浪的網絡廣告營收較上年同期1.01億美元增長19%,較上一季度增長17%。新浪CEO曹國偉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新浪微博貨幣化取得一定進展,他同時坦言,坦言門戶業(yè)務和新浪微博左右互搏。
以下是曹在電話會議中透露的要點:
——門戶業(yè)務和微博存在爭奪客戶現(xiàn)象。雖然奢侈品行業(yè)及快消品行業(yè)這些客戶原來并不在門戶投放廣告,但被微博吸引。但微博廣告的大多數(shù)客戶仍是原有新浪客戶,他們投入更多資金,在新浪門戶和微博購買廣告,要對蠶食效應進行量化是很困難。新浪的策略是不是將這兩項業(yè)務捆綁在一起,而是對門戶和微博推行不同的定價策略。
——承認微博受微信沖擊,在微博中增加私人分享功能。微信和微博是移動端現(xiàn)在最熱門的兩大應用,這是兩種根本上不同的社交平臺。由于中國市場上很多人都同時使用這種產品,在一款產品上花費更多時間,就意味著在另一個平臺上投入時間的減少,微信對微博沖擊現(xiàn)象已顯現(xiàn)。新浪微博關注點仍然是在于公開網絡,也會提供私人分享功能。
——微博廣告中已有15%至20%來自移動端。6月份大約69%用戶登錄微博時要么只用移動端,要么移動端和PC兼用,一個季度后該數(shù)據(jù)提高至72%。在微博廣告中已有15%至20%是來自移動端,新浪將大力投入于移動微博發(fā)展。將來推出的支付系統(tǒng)也將更側重移動支付而不是PC端。所有項目和資源都會向移動端傾斜。
——第三季度從應用開發(fā)商分得430萬美元。余正鈞介紹,應用開發(fā)商分成的收入計入非廣告營收,而新浪財報中又把非廣告營收分為移動增值業(yè)務收入和其他收入,該筆收入屬于后者。曹國偉則透露,截至9月份,新浪微博約有23萬家企業(yè)賬戶。
——微博與第三方分成比例為7:3。與第三方的營收分成比例方面,這些應用主要是游戲類,包括微博平臺上的社交游戲和網頁游戲,目前大多數(shù)應用的收入分成比例是7:3,開發(fā)者拿到70%,新浪微博獲得30%。
——現(xiàn)階段未對微博廣告價格調整。微博貨幣化取得一定進展,其廣告營收在上一個季度翻倍,新浪嘗試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使用不同的定價策略。對大客戶基于千次展示成本(CPM)定價模式,對小客戶則采用按點擊次數(shù)計費(CPC)或者按用戶參與計費(CPE),還使用按粉絲數(shù)計費(CPF)。不過,目前只是在測試不同定價措施,或許從明年第二季度開始新的價格措施。
——門戶來自移動端的貢獻比例要低得多。門戶方面來自移動端的貢獻比例要低得多,大概是5-8%。由于新浪現(xiàn)在更側重移動端發(fā)展,這一比例應該會繼續(xù)提高,明年門戶廣告收入中移動端貢獻率或許會達到10%左右,微博方面達到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