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消息,在今日召開的第五屆創業家年會暨2012黑馬大賽上,萬通投資董事長馮侖分享了近年來創辦立體城市的心得,稱做這個項目是因為價值觀引導。
據他介紹,萬通已在新加坡建立了東亞研發中心,探索節約土地、投資、節能和社會和諧的四大模式。在項目規劃上,他顯得有些輕描淡寫,“這件事情很簡單,說五年,試三年,做十年,這個事就搞定了。”
針對創業的邏輯,馮侖概括為“熬”,只有熬住才能挺住,才能堅持才能成功,最后才能達到事業的高潮。
以下為演講實錄:
馮侖:最近四年我在跟大家做一樣的事情,我跟剛才跟大家報告情況的劉總我們一起在做一個立體城市的夢想。這件事情是一個全新的創業過程,所以我跟大家經歷一次完全的創業和創新的過程。我接下來跟大家分享這四年的心得,而不是我21年的心得。我講一下這四年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大家對我的疑問。
我在這個過程當中,最近這一段大家見了我就問怎么樣了,怎么樣了,就仿佛在問一個孕婦,你懷了四年,這個孩子到底生沒生?我就告訴他第一是生了,一拍屁股出聲了,活著,但是別忘了,這孩子躺著。什么時候站起來,一年以后站起來,目前立體城市就是這樣一個情況。我們已經生了,落地了,在哪里?在成都、西安和溫州,但是都還躺著,明年這個時候大概能站起來,而且我相信,一定不弱智,不軟骨,另外心臟、頭腦都很正常,這就是目前的狀況。
大家都會問,你怎么就想出這個事來?天下有無奇不有的一些怪事,你怎么偏偏想這個事?這個事可以正說反說,我們今天就是正說。就是我們叫使命驅使,價值觀引導,這是正說。等到未來,10年以后,可能我會反說,講一點故事。所謂價值觀引導,使命驅使是什么呢?我們所謂的使命作為不動產,我們對于住宅、城市、環境的關愛,這就是我們的使命。而我以前也講過,使命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沒事找事,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當事。就像今天你對任何一個人表達愛的時候,你首先就是沒事找事。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因為你要承諾他一輩子幸福,最終自己為愛犧牲了,自己的身體不當身體了,這都是一個邏輯。
所以現在我們對這個城市的愛就變成了我們的使命,由此我們就發現,城市在發展過程當中有哪些事我們沒事要找事了,無限攤大餅,城市的土地浪費,城市的密度太低,無限的蔓延,造成了土地資源浪費。城市的功能混亂,交通紊亂,以至于我們礦泉水瓶都脫銷了,因為所有的出租車司機都需要備一份,免得堵車的時候內急而污染了車內的環境。所有的環境污染造成了我們疾病的增加。我們每一次體檢,公司都會發現有各種各樣奇怪的疾病,我們所有的人因為堵車都往醫院去治前列腺,所以我們各種疾病都因為環境而造成困擾。我們的城市發展了,叫嚷不幸福,越娶媳婦越覺得不幸福,因為要買房,越看電視越不幸福,因為各種動人的情節逼著我們身邊的人給我施加壓力。越看媒體越覺得不幸福,因為很多貪腐的現象讓我們失去了道德底線,所以我們整個不幸福。
怎么樣來改變呢?我們就研究出根據地球上發生的故事,我們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個東亞研究中心,我們找到了來解決這四個矛盾的模式,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立體城市。這樣我們就具備了四個特點:一是節約土地,只用傳統1/7的土地完成一個原來需要7平方公里的土地完成的目的,一個投資,我們現在1平方公里解決。二是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把這些功能主導好,用產業帶動城市化。我們一再堅持,城市化最終應該是產業主導,產業發展以后才有商業、就業、消費、住宅,而不應該簡單的變成一個房地產。三是我們解決了環境的節能、環保和環境友好。四是我們要做到社會和諧。總之,我們因為這樣的使命,我們把別人城市的這些事當成自己的事,然后同時我們把自己的事又耽誤了,不當事。比如我們花了很多精力,早晨一走來我就跟牛總先打招呼,沒想到在后面我們還要談到這個事。
我們說價值觀引導,就是因為我們還是想做好人,還是想做一個對社會,對企業,對環境負責任的人。這樣的話,按照這樣的價值觀,我們才能夠找到這個問題。也就相當于炸油餅,你如果把賺錢當成目標就當地溝油,你把人民生活的健康當成你炸油餅的目標,你就不會用地溝油,而且包裝紙也不會那么燙,這就是價值觀引導,這是我想講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么能發現這件事,如果你沒有這種使命感,你如果不愛這個城市,不愛中國,你就不會看見這件事情。
大家都問我這個事你描繪了這樣一個東西,把它變成現實怎么辦?能不能把這個過程落地?這件事也是我們通過很長時間的發展研究,我們就去看這個過程,當然我們的理想,就像我以前也講過,理想是墻上的美人,現實是炕上的媳婦,從理想變成現實,總重要的是讓墻上的美人上到炕上,最后生出兒子,而且兒子還會叫爹,是活的。這是你所有追求理想的過程,到底理想和現實怎么往一塊走,有很多現實問題,有法律問題、商務問題,也有技術問題。
我記得非常有趣,有一次我和劉總我們一塊跟市里面匯報,我們原來有一個非常酷、非常炫的一個規劃,但是我們拿出來以后,我們就是覺得太酷太炫了,也許領導和專家會嚇一跳。我們就說做一個簡單的,結果我們一看以后就發現,這張圖又太過沒特點了,以至于我們就說這已經不是炕上的媳婦,是炕上的土媳婦。所以現在看,美人上到炕上還應該是美人,只是由死的變成活的而已。所以我們不敢拿,把這張圖放到車上,就帶著嘴去講。也就是說,我們永遠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形象,一個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一個商務條件和法律條件,最后和現實去結合。這個過程是一個撞擊反射的過程,我們的思維就相當于你對一個人說,對牛彈琴牛不反應,但是對人彈琴人反應,這樣不斷的去撞擊反射,最后來調整你的思維,讓你最終落到地上的東西變成一個活的東西。這就是我們一個很難以逾越的過程,所有的創業都是這樣一個過程。
我們還碰到一個問題,就是大家說你這個事扛多久?什么時候變成真的?我一開始的時候跟我們老總就講,我說這件事情很簡單,說五年,試三年,做十年,這個事就搞定了。為什么要說五年呢?我說原來我們在紐約世貿中心重建當中,我說了7年美國人才信。我現在說給中國人聽這個故事,我想說5年,因為我用中文說,還比較會遣詞造句,我說5年應該大家就聽了。另外只要不停的說一件事,是說成的,同時是做好的,你說都不說,怎么讓別人相信你有這件事情?你做都不做成功,怎么能讓別人對你的說深信不疑呢?所以這是兩個過程。我跟那個團隊講,我就說這相當于你追一個人,你天天說我愛你,你說上10年,你就不信他不相信。有一天你不說了,他一早上起來就會覺得,我今天做錯事了?怎么他不說了呢?一定是我容顏已逝,或者說我犯了錯誤,或者說我不再具有魅力,我自己就開始反省了。所以我覺得你就要一直說,說到大家相信為止。
這件事情說五年,你再做七八年,最后就成了。這件事情我們的團隊很年輕,他們不信,我跟他說,這件事情我們6個人創辦了萬通,在萬通20年的晚會上,當時小崔主持,讓我們每個人說一個感想,對于過去20年大家創業。我帶頭就說了一個叫死扛。結果沒想到大家說的都一樣,都叫扛著。扛著是什么呢?就是堅持,堅持是為了什么呢?為了等待高潮,這就叫創業。我們在整個的時間緯度當中是怎么理解的呢?后來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所謂堅持,所謂長期,對于不同年齡、不同心境、不同性別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嬰兒的長期是以秒和分鐘算的,兒童的長期是以天計算的,少年的長期是以月計算的,青年的長期是以年計算的,中年的長期是以五年、十年計算的,老年的長期是用幾十年算的。所以我后來想起來,鄧小平說50年不變的時候我當時不信,因為我當時20多歲,他已經七八十歲了。其實每個人在生命歷程當中對長期的概念不一樣,所以當我跟團隊講你要5年、10年的時候,我已經53歲了,而他們才二十八九歲,所以他們不信。但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當我跟劉永好大哥在一起的時候,他企業30年的時候,他說一個什么事,說要20年我都信。因為生命的歷程告訴我們,20年做一件事剛剛好,50年做一件事確實也不難,一輩子做一件事情的確需要毅力和勇氣。這就是我們對于時間的回答。
最后又有人問,你創業的結果究竟是想做什么呢?我說創業當然大家很清楚,如果說經濟環境比較好,資本非常充沛,你可以通過上市,最后變現,通過貨幣,通過財富來證明你成功。還有一種方式,如果經濟走下行通道,資本市場外部環境不夠好,我們就需要把產品做好,通過產品銷售讓企業活著,來證明你的產品和服務是正確的。無非就是通過產品,通過資本來證明你最終的成功。當然所有成功以后,你還會有很多掌聲,很多媒體找你,有CCTV來吹捧你,最后你被包裝成一個先知先覺的英雄。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所有的成功,正像我剛才講的,幾十年堅持,或者更簡化為一個“熬”字,只有熬住你才能挺住,才能堅持,才能成功,最后才能達到你的高潮。這就是我們所有創業的邏輯。
所以我們今天講創業的邏輯,就是從夢想出發,落實到我們的堅持,把夢想和現實結合在一起,最終靠我們的智慧去贏得未來我們不知從不而來的掌聲和吹捧,同時準備下一個失敗和另一次成功,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創業的邏輯,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聽到那一句,堅持是為了等高潮的時候我才確認這是馮侖。下面我們請三位黑馬學員提出你們的問題。
郭世棧:馮總,今天很高興我們聽到馮總這么成功之后,我的理解做的立體城市又是一次新的創業,一種完全的創新,所以我們感覺很高興,就是馮總跟我們所有的創業家在一起的。在我看來,立體城市是完全全新的商業模式和運作模式,是對于我們一般老百姓思維觀念上的一種突破。創業當中我經常有一個糾結,很多人有糾結,就是這種觀念的創新到底領先多少合適。我原來在華為,任總就有一個特別領先的說法,就是馮總說的立體城市到底是領先一步還是領先幾步,這么一個全新的概念怎么能夠避免成為一個先烈?
馮侖:你的說法我是很贊成的,所以我們過去創業我們叫戰略領先,大概領先多少年?領先兩到三年,你戰略領先,包括我們講美國模式,萬通講的所有這些大概都領先兩到三年,多數就活過來了,當然你領先個二十年的確可能成為先烈。我們這樣做立體城市,我們覺得領先的連三年都不到,當時我們的判斷也就是兩年。為什么呢?首先立體城市做的這件事情是地球上發生過的事情,不是說我從月亮上搬來這件事情。從密度來說,香港1千平方公里,現在開發了15%,已開發的土地存在著多少人口呢?將近700萬人,所以每平方公里已經有將近6萬人了。新加坡現在是700平方公里,承載了600萬人,他開發了2/3,所以已開發面積承載的人也是5萬多人。地球上最密的地方一平方公里裝了100萬人,一個在芝加哥,一個在南非。所以地球上這個密度是有的,而且日本一個地區,一個地區每天大概有10萬人在那里活動。所以我們沒有完全去編造一個不存在的現實,這就是我們相當于老江湖,我們知道一定是從地上找的東西,不能夠太離奇。
還有一個事情稍微改變一點點,20年前,我相信我們也不會到40樓的大堂去懷孕,不會在80歲生兒子,但是今天所有的婦女都相信,在40樓、50樓生的孩子一樣會考上北大,這是所有的都相信的。所以我們只是稍微改變了一點點而已,讓大家習慣。而且再過30年前,大家知道蓋500米高的樓是一個天堂的故事,但是告訴大家,現在500米以上的樓是常規技術,太簡單不過了。所以我們并沒有領先,或者說是超前太多,只是我們改變了這樣一些游戲規則而已,只是而已,謝謝。
方玉書:馮總您好,我是黑馬五期的學員,我們五期的學員都非常喜歡你,尤其是我們的女同學,剛才已經邀請你進入我們的微信群,希望在微信群里面建立我們永不落幕的一個課堂。剛才發起了很多的提問,我挑選一個作為我們這個課堂里面的第一個問題向您提問。在您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您是怎么繼續忽悠你的團隊的?謝謝。
馮侖:這個的確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講天堂的故事,你知道人在最痛苦的時候,只有講天堂的故事可以安慰現在,你不能講明天的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當時最困難的有一天我們幾個在一個借的別人的房子里面住,床不夠,我們拿一個席子睡在地上,我們只能喝稀粥,因為喝稀粥便宜,可以兌水,當然只是有幾天而已,不是天天這樣,有那么一兩天。因為沒錢,一出去就花錢,我們就喝但粥,躺在那里又不敢亂動,一出汗就餓了。我們當時晚上睡不著覺,因為蚊子太多,后來我們就聊天,說等蚊子睡了我們再睡,我們先侃一會兒。這種狀態,實際上我們一定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心里有一個天堂,而這個天堂就是我們夢想實現的那一天。用這樣來陣痛,就相當于宗教似的,人離苦惱越近,心離天堂越近。當你身體肉體離苦難近的時候,你的心其實離天堂也很近。
方玉書:您能回憶一下當時是怎么描述這個天堂的嗎?
馮侖:我們當時有正面的表達,也有負面的表達,任何一件事情正面的表達,我們以天下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這個事情是真的,1992年我們賺到第一筆錢的時候我們就天天開會說這個事情,真把我們都說信了。一有事,我們就講天將降大任于廝人,必將苦其心志。負面的就不說了,有點低俗,我們總之就是展示一些比較低俗的人的很理想、很快樂的那一面。至于是什么低速的一面,等到新浪的微博徹底停運了,我就可以說了。
任曉倩:我想問您的問題是,您當年的六人團隊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分開的,請您分享一下感受、經驗和教訓。還有就是在當今的環境下,如果您再重新創業,您會做什么?如果投資的話,您會投什么,謝謝。
馮侖:我們6個人湊在一起,的確我們是意合情投,所謂意合,我們在做生意之前其實我們都認識,而且有4個人是一個單位。就是海南改革發展研究所,我當時是常務副所長,我們都是意合,就是做改革研究。通過改革去探討社會發展的一個方式,所以我們是意合。我們在意合的過程當中一起創業就建立了感情,于是就叫情投。不像談戀愛,先情投,最后才琢磨具體事,我們是先琢磨了具體事意合,后來又情投。然后我們就在一起談理想,20多歲的時候總是談這些事。
有一天我們在海邊看到經貿區后面的海口那么多樓,就是感嘆,說后面這些樓什么時候都跟我們有關系呢?我們就開始聊。所以到后來又有一次我們在國貿附近幾個人碰頭,發現國貿這邊差不多當時有一半都是我們哥兒幾個練起來的,所以這就是一個過程。這個理想的確激勵我們,最后我們在離開的時候,我前兩天跟我們6個人其中一個還在聊,因為我們一起吃飯,大家也就說,確實做生意做到今天,見過無數人,走過無數路,吃過無數飯,摔過無數跟頭,也快樂過無數次,但是真正快樂的還是我們能在一塊最快樂。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叫江湖方式進入,商人方式離開。商人方式離開很簡單,我們找一個律師,1995年的時候我們就找了律師,算帳有點江湖,沒有請會計師,我們只請了律師,但是做手續我們用律師把它結束了。正因為我們有這樣一個感情經歷,所以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經常見面,不管是我們6個人當中的任何幾個人,我們經常見面的機會都非常多,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個狀況。這就變成了一個20年的類似于創業者的童話,不是神話。就是說開始很好,過程稍微有一點曲折,但是最后仍然很好,老了以后彼此作為對方的生前友好,再送個花圈就非常完美了。
至于投資,如果要再投,現在我覺得任何行業都不重要了,對我來說我現在知道投給什么人了,所以的話再投資我會看人,至于他做什么,我相信他比我會判斷,而不是去判斷事。年輕的時候自己折騰,天天判斷事,現在最重要的我大概能判斷什么樣的人最后有成功基因,因為我接觸了太多大家公認的、不公認的各種各樣的人,我都從他們身上每人取一點優點,我綜合起來就能看到什么樣的人有成功的基因,然后我就會去支持他,或者是參與他的創業過程,僅此而已,謝謝。
主持人:由于時間的關系,給場上的觀眾一個機會,聽得不過癮的給我一個No。
問:馮總剛才講的不同的人對時間的不同理解我非常有感觸,因為我們提供99年的資料備份,但是很多人不信,我今天明白為什么不信了,因為我40歲,他們才二三十歲,所以我40歲已經有老年人的睿智了,這一點我很高興,謝謝馮總的指點。
問:馮老師您好,我知道黑馬營當中的這些老師是不收代課費的,我作為一個學生非常想參加這個黑馬營,因為我是一個學生,沒有10萬塊錢的資金,我想要這么一個資格。
馮侖:那得牛文文(微博)決定吧,不是我能決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