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閉幕會將表決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草案,專家普遍支持網絡立法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
隨著網絡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由此產生的諸如釣魚網站、黑客攻擊、電信詐騙、網絡販槍、“浮云木馬”盜竊銀行賬號等一系列違法犯罪問題,嚴重損害了廣大網民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4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網絡立法,可以依法保護公民的選擇權、無障礙接入權、網絡表達權、網絡知識產權、個人網絡隱私權等網絡權利形態,形成公民各項網絡權利的完整法律保護體系。
專家觀點立法利于保護網民權益和依法行政
草案焦點集中在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應提供真實身份信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竊取及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未經接收者同意禁止發送商業性信息等方面。
對此,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普遍表示通過網絡立法可營造安全可信的網絡空間,對于網民個人信息安全保護、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以及維護社會穩定及國家安全,都將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希望獲得通過。
“加強網絡信息保護很有必要。”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說,通過立法,首先保護網民的權益,其次還有利于依法行政。同時,通過加強網絡立法,還可以提升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力,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建設。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宋建武認為,只有將增強公民個人信息權利意識,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通過立法明確規則,政府部門執法得當等要素統一起來,才能夠有效改善我國目前的網絡傳播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