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針對媒體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可直接存取包括雅虎、蘋果、谷歌(微博)等九大科技公司的服務器,讓情報機構直接進入它們的電腦系統進行監視一事,上述科技公司周五紛紛表示,它們并未準許美國政府直接進入公司服務器系統。
《華盛頓郵報》和英國《衛報》在周四晚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擁有一個名為“凌鏡”(PRISM)的程序。通過此程序,情報機構能夠直接進入眾多知名科技公司的服務器系統。這些科技公司包括了蘋果、Facebook、雅虎、微軟和Skype。據悉,“凌鏡”能夠對搜索對象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情報跟蹤,獲取的信息包括“郵件、聊天記錄、視頻、照片、存儲數據、文件傳輸、視頻會議及登錄信息等。”“凌鏡”是前任總統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時期的產物。
蘋果發言人史蒂夫·道林(Steve Dowling)周五就此表示,“我們從未聽說過‘凌鏡’項目。我們并未準許任何政府機構直接進入我們的服務器。任何國家機構需要向我們索取用戶信息都必須出示法院批示。”
本周三,《衛報》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憑借一張秘密的法院批條,從電信運營商Verizon通訊處獲得了成百萬的電話記錄。此事一經報道,立馬引發了許多隱私權利保護支持者的抗議,并不斷質疑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執政下對民主自由的保護。
情報簡報
美國民權同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指出,《衛報》披露的美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監管是濫用公權的行為,并要求美國立法部門進行調查。美國民權同盟副法務總管杰米爾·賈弗(Jameel Jaffer)表示,“未經核實的政府監管行為是民主自由的墳墓。這些被揭露的行為提醒我們,國會賦予執行機關太多的權力、以至于侵犯了個人隱私。”
奧巴馬在后嗣出席加利福尼亞州硅谷民主黨人籌資會時并未提及這些報道。周五,奧巴馬為收集美國公民通話和外國人網絡活動行為進行了辯護。奧巴馬指出,此舉是在國會批準之上“適度的侵入”了隱私,并置于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的監管之下。
做出選擇
奧巴馬周五在圣何塞表示,在電話方面,情報部門并未監聽電話具體內容,只是通過這種“大數據”篩查來尋找涉嫌參與恐怖主義活動的人員;在互聯網方面,情報部門秘密跟蹤電子郵件和網上活動的做法并不針對美國公民或生活在美國的人。
奧巴馬表示,聯邦政府經評估認為,這一項目有助于防范恐怖襲擊,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程度適中。他還強調,不能同時保證百分之一百的安全、百分之一百的隱私保護以及不產生一絲一毫的不便。他說,“出于安全的考慮,我們不得不做出一些選擇。”
美國國家情報局主管詹姆斯·克萊佩(James Clapper)表示,監管項目是至關重要的,執行程序已經確保只調查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信息。克萊佩說:“此項目所收集的信息是我們所收集的最重要的國外情報信息,是保護我們國家免受一系列威脅的重要舉措。”他還表示,所有收集到的電話數據都是嚴格按照法庭程序進行的。他說,“法庭只允許我們調查有合理懷疑的信息,而合理懷疑則基于與國外恐怖組織有關?的信息4訟钅坎換嵊心康牡鬧趕蠣攔公民或美國境內居住者。?
指數增長
《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從2007年開始的項目,從開始至今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成為總統每日情報簡報中最主要的貢獻者。它為幾乎每七個情報中的一個提供了原始材料。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計算機中心被用于分析龐大的數據。
《華盛頓郵報》最初的報道,曾表示企業“明知故犯,參與了‘凌鏡’項目。”但是在《華盛頓郵報》網站隨后的報道稱,對語氣進行了調整,并新增內容稱涉及企業并不清楚“凌鏡”項目。
自2011年“9·11”事件發生之后,美國情報機構加大了監視范圍,旨在避免恐怖襲擊事件的再次出現。布什政府開始了所謂的恐怖分子監視計劃(Terrorist Surveillance Program),參與行動的政府部門可以在無法院批準的情況下秘密監控美國境內的電話和電子郵件。
法律授權
2008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將該計劃的部分編入法典,同時賦權美國情報部門可以從外國情報監視法庭(Fo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獲得批條,更大范圍得進行電子監控。該法案更新了30年前的《外國情報監聽法案》,允許情報部門監控那些懷疑有參與恐怖活動或其他犯罪的境外非美國公民的電子郵件、互聯網活動、以及電話。美國國會在去年通過投票表決將該法案延長至2017年年底。
《衛報》報道稱,電話監聽由聯邦調查局(FBI)進行,并于今年4月25日獲得了法庭的批準。Verizon被要求向美國國家安全局提供美國境內和國際的通話記錄,并以今后每日為單位進行數據提供。
泄露機密
盡管克萊佩未否認《華盛頓郵報》報道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情報局對互聯網公司服務器的調查,但他強烈批評了先前泄密的行為。他說,“這種泄密行為理應受到譴責,它給保護美國人的安全帶來了威脅。”
基于《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微軟在周五表示,只有“受法律約束或被法院傳訊之后”,該公司才會提供客戶數據。Facebook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在周四以前Facebook從未聽說過“凌鏡”項目,能夠讓政府“直接進入”公司的服務器。扎克伯格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并未收到任何政府機構的整體請求,或是法庭命令,詢問大規模的用戶數據。如果有收到,我們一定會對此積極進行辯護。”
谷歌的反應
谷歌發言人
谷歌發言人萊斯利·米勒(Leslie Miller)表示,“谷歌一直在仔細考慮用戶數據安全問題。不時有人說我們在系統中創建了一個政府‘后門’,但是谷歌沒有為政府開設這樣的‘后門’,準許政府接入用戶的私有數據。”
雅虎對此也表示,該公司并未向政府提供接入用戶數據的服務。雅虎發言人薩拉·格曼(Sara Gorman)表示:“我們不會向政府讓直接接入我們服務器、系統或是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