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隨身都要帶著U盤,方便把文件拷來拷去,現在U盤都不知道被我扔哪里去了。”隨著“云技術”的大熱,白領小吳的感受非常明顯。
的確,五花八門的“網盤”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通常只要注冊一個賬號,在個人電腦上點擊“上傳”和“下載”,用戶就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實現數據分享。而百度云、新浪微盤、微軟SkyDrive、蘋果iCloud等各種“云”層出不窮,一場“云端”之戰來勢洶洶。
5年內,七成網民要用上“云”
最近幾年,“云存儲”市場大有混戰之勢,特別是到了今年,國內外幾乎有能力的IT、互聯網企業,都統一加入了這個“戰團”。
“國內比較知名的有:百度云、新浪微盤、華為網盤、金山快盤、115網盤、360云盤等,國外公司出品的有微軟SkyDrive、蘋果iCloud,最近亞馬遜也剛剛上線了一個叫做‘CloudDriver’的網盤產品。”業內人士介紹說,目前國內市場中,絕大多數網盤針對的還是個人用戶市場。
“一個賬號對應5GB到15GB不等的云存儲空間,用戶可以利用它存儲、傳輸以及分享數據資源。而且絕大多數廠商提供的云存儲服務現在都是免費的。”金陵晚報記者了解到,網盤越來越多,市場上的“用戶爭奪戰”也悄然打響了。
“預計在未來五年內,70%的網民會使用個人云。所以各大廠商加大對網盤市場投入在情理之中。”一名業內人士介紹,預期到今年年底,將有2.23億國內網民用戶使用個人“云存儲”業務,覆蓋率達到所有網民的36.7%。
與此同時,2013年還未過半,就有搜狐、騰訊、亞馬遜中國等多家廠商新晉加入市場,“各家激戰,現在的目的旨在積累更大的用戶技術,為以后吸引增值應用和客戶廣告做前期‘蓄水’。”
尚未普及,云服務先抱團升級
在很多人眼中還是“新鮮事物”的云存儲并沒有完全普及開來,一場產品升級戰就將打響。
“如果說‘第一代’網盤只是簡單的信息記錄和異地傳輸,那么現在的產品功能就更加豐富了。”金陵晚報記者從百度方面了解到,上線一段時間的“百度云”服務。除了網盤功能以外,還有個人通訊錄、短信、相冊的備份,以及“手機找回”功能,“接下來還有音樂分享等。”而在“果粉”們更加熟悉的iCloud上,這些用途也大部分都能找到。
除了個人生活、娛樂方面的“新功能”外,應用于辦公和企業用戶的“云服務”也將在短期內被進一步開發和投放線上。
采訪中,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孫建東介紹,微軟即將發布的下一代云產品“Office 365”,將在現有SkyDrive存儲、分享功能的基礎上,實現視頻會議、Excel、Word、PPT等文件的實時編輯和協同更新。“比如你把一個沒有完全編輯好的Word文檔放在‘云’上,就可以和外地的同事、生意伙伴一起編輯這個文檔,對方修改的內容會第一時間在你的電腦上被顯示出來。”
金陵晚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功能升級,個人云存儲的使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容”。以百度云、微軟Office 365為例,除了覆蓋PC端以外,還在windows phone、iOS、android等移動平臺上有對應的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