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消息,風行網COO王宇鵬在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表示,電視的制作能力對于互聯網視頻來說是短時間無法超越的。
王宇鵬表示,臺網融合產生化學反應的協同效應,一方面是怎么樣能夠聯合制作內容,怎么能夠制作既適合電視,又適合互聯網的內容。第二塊是怎么樣能夠真正做到跨屏營銷、四屏營銷,怎么樣從視頻給電視,然后到真正的融合、統一產生很強的營銷價值。
目前很多視頻網站都在自己做內容,領先的視頻網站一年花幾千萬做內容。但王宇鵬介紹說,上海文廣一年的制作成本大概有四五十個億,所以是一百倍的關系。視頻網站還沒有覺得能夠大規模地制作內容,吸引用戶也吸引廣告主。上海文廣幾十年的積累,包括專業的制作人員、主持人等等,跟視頻網站比完全是博士后和幼兒園學生的比較。
王宇鵬指出,臺網融合制作的內容不光是給電視看的,也是給另外三塊屏看的,真正給這四塊屏制造很精彩的內容。同時也會把用戶帶回到電視前進行觀看,這個形式可能會是互聯網電視。
2013互聯網大會于8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騰訊科技作為本屆互聯網大會的官方戰略合作門戶和官方指定合作新聞中心,在現場進行全方位的視頻和圖文直播。并特設立2個現場專訪間,力邀業界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產業現狀,指點未來趨勢。
作為大會官方微博合作伙伴,騰訊微博(http://t.qq.com/)上發起了#向CEO提問#的活動,所有網友都可以提前向您關注的互聯網行業CEO提問。其中部分問題將被選中,在互聯網大會現場提出,并得到嘉賓的正面解答。
以下為王宇鵬演講實錄:
王宇鵬:各位來賓,你們好,我是風行網的王宇鵬。很高興今天跟大家溝通,首先很抱歉本來是我們的CEO羅江春跟大家做分享,但是今天臨時決定跟上海文廣和百視通集團發布大型的發布會,為臺網融合開啟一個新的篇章,請大家關注我們的新聞。
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四屏營銷全媒體時代,現在跨屏一般講的都是PC、手機、Pad,這里面講第四塊屏,也就是想做的臺網融合,怎么跟上海文廣一起打通東方衛視的全國頻道,以及上海的地面頻道,以及股東的IPTV。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2003年視頻的關鍵詞,大家都知道行業整合是一個趨勢,整合形成規模,而且還有很多寡頭。現在這個行業實際上是一個競爭比較白熱化的階段,從過去這么四百家的視頻網站到現在還有十來家成規模的視頻網站。大家在拼什么?大家有沒有很多的差異化,我覺得實際上是拼兩件事情,一個是拼錢,還有一個是拼爹。十家里面有一半是有大平臺支撐的視頻網站,而不是自身有很強差異化的視頻網站。
而我們八年來一直堅持的一些理念、原則,像用戶體驗、技術創新其實越來越邊緣化。如果看看我們的一些同行優酷、搜狐、百度、愛奇藝、騰訊,這幾個數字是羅江春準備的,他看到了這個公司有多少可支配的現金,這幾個數字我其實有點陌生。但是我所了解的數字是優酷的市值是40億,搜狐是20幾億,百度將近500億,騰訊如果用港幣來說是將近7000億,所以這些平臺是不差錢的。當然了他們還在燒錢,還沒有開始掙錢。
風行網作為還沒有排名到前三名的視頻網站呢?如果我們沒有差異化的話很簡單,我們就干脆也跟別人合并算了,我們可以回家了。八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電視和互聯網視頻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傳統媒體在互聯網出現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比如說報紙,本來是很厚的一些紙放在你家門口。但是互聯網一出現有海量性、及時性、低成本,還可以互動,報紙就非常悲慘了。
電視會不會像報紙一樣,我們也看到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很多年輕18歲到40歲的階層,很多人已經不看電視,或者看得越來越少了。電視會不會也是下一個報紙呢?我們覺得不會的。因為電視有幾點對于互聯網視頻來說是短時間無法超越的,一個是電視的制作能力,電視幾十年來所有的制作能力。還有電視的展現形式對用戶需求來說還是很極致的,在客廳里能夠看到很大的爆炸性的還是很吸引人的。在這種思考下互聯網會融合這種形式,而且也看到在國外最終還形成了互聯網電視。
因此我們去年3月份跟中國第二大媒體上海文廣和百視通集團合作,他們入股風行網,這塊會有很強的協同效應。短期的協同效應在板塊和技術對接上,還有一些聯合的營銷上有協同效應,這實際上是不是我們看重的。我們看重的是產生化學反應的協同效應,一方面是怎么樣能夠聯合制作內容,怎么能夠制作既適合電視,又適合互聯網的內容。第二塊是怎么樣能夠真正做到跨屏營銷、四屏營銷,怎么樣從視頻給電視,然后到真正的融合、統一產生很強的營銷價值。
我認為臺網融合對電視的價值來說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產品的創新,第二個階段是內容的升級,第三個階段是品牌的融合。從產品創新上來說,這就好像原來互聯網跟報紙一樣,把報紙放在互聯網上滿足了用戶很強的需求。第一方面比如說我們可以把上海的地面頻道內容放在互聯網上,有幾十個地面頻道。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強的,但是有一個局限性就是出不了上海,做得再好也只能在上海看。因此放在互聯網上就形成了產品的創新。像一些綜藝節目可以進行多屏的互動,而且通過一些創新的形式實現用混的互動和吐槽。使得電視這種形式從一個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觀看的,變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無時無刻,而且海量無所不包的展現形式。
從一個人觀看到跟別人分享,從你在客廳里的觀看到全球任何一個都可以產生觀看,從某個固定時間才能觀看到隨時隨刻都可以觀看。
第一階段的產品創新,這可能是所有都可以做的,跟上海文廣和百視通的合作怎么樣能夠產生化學反應呢?這就是最后我想說的兩塊,第一塊是內容升級。怎么樣在播出形式、制作模式和用戶體驗上產生內容的升級。我先說第三點內容升級,視頻是不是產生吸引用戶的內容,是不是吸引了眼球,是,也不是。為什么說是呢?如果看互聯網在線市場第一的應用是視頻,當然吸引了眼球。大家在看什么呢?大家在看大劇、綜藝,大劇和綜藝是什么呢?是給電視量身定制的,是給湖南衛視定制的青春劇,是節東方衛視定制的劇。我們覺得這樣的價值是有限的,希望今后能夠產生真正體現互聯網價值的內容,能有更好的互動性,能夠更好地反應現代的話題。
怎么實現這樣的一個創新呢?我們覺得一定要在制作模式上才能創新,我們也知道很多視頻網站都在自己做內容。領先的視頻內容一年花幾千萬做內容,但是上海文廣一年的制作成本大概有四五十個億,所以是一百倍的關系。為什么呢?因為視頻網站還沒有覺得能夠大規模地制作內容,吸引用戶也吸引廣告主。上海文廣幾十年的激烈,包括專業的制作人員、主持人等等,跟視頻網站比完全是博士后和幼兒園學生的比較。
我們想做的是怎么樣從策劃階段就進到電視臺的策劃組一起來制作內容,而制作內容不光是給電視看的,也是給另外三塊屏看的,真正給這四塊屏制造很精彩的內容。同時也會把用戶帶回到電視前進行觀看,最終我覺得這個形式可能會是互聯網電視。
從播出形態上也真正從四塊屏,大家只能說樣的內容在不同的屏上看而已,而產生真正跨屏幕的互動。比如說拍一檔節目,不管是好聲音或夢之聲也好,其實在拍的時候有20臺攝像機拍的,有很多精彩內容。而且臺前幕后,包括節目在籌備期間,包括事情發生還有很多衍生的節目,這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放在四塊屏上,而且還產生互動,就能夠真正發生互聯網自己的特性,能夠產生更高的營銷價值。
第三個階段我認為是品牌的融合,包括廣告售賣的融合。現在廣告售賣的融合還比較淺,大家互相介紹一些客戶或者做電視、互聯網整合營銷的方案,但是我認為最終的廣告售賣的融合就是要打通這四塊屏。大家都知道現在視頻售賣的方式是RGIP,當然以后視頻發展好了份額會越來越高。我們希望以后不是誰給誰補點了,而是一個整合的方案。如果你想在上海投廣告可以投地面頻道,以華東為主的廣告比如東方風勢,覆蓋全國有風行網等等,有很好的理念把這些融合在一起。最終我們的臺網就實現了品牌的融合,臺就是網,網就是臺。
我的發言就到這里,也請大家關注這兩天臺網融合的發布會,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