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個爆紅的明星由于后續(xù)沒有強力作品的推出和各類緋聞的傍身,很快就會從大眾視線里淡去。曾經作為所謂辦公人群必上的社交網站,開心網流行一時但又很快成為用戶們的回憶。直到最近,開心網才逐漸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半個月前,人人公司關閉《開心農場》引發(fā)外界關注,不少網民自發(fā)加入到緬懷《開心農場》隊伍中來,也引發(fā)外界對靠“偷菜”、爭車位游戲起家的開心網命運的關注。根據開心網官方說法,“偷菜”游戲仍有80萬日活躍用戶,“爭車位”日活躍用戶量也為40萬。
盡管官方數據相對不錯,也與開心網最火熱時形成鮮明反差。當初開心網憑借“偷菜”、爭車位游戲風靡全中國,迅速搶占白領市場,成為SNS市場與人人網齊名的社交網站,還獲騰訊巨額投資。不過,多數人士認為,這家網站2011年以后在市場上逐漸變得“不溫不火”。
開心網已很久沒有推出類似“偷菜”、爭車位這類火熱的游戲,似乎陷入到領先者“魔咒”,離主流社交網站越來越遠,反倒是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朋友圈快速崛起。這些年來分析開心網陷入被動的文章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開心網被動?開心網未來轉機在哪里?
開心網CEO程炳皓近日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最大原因在于“偷菜”、爭車位這些社交游戲有很強周期性;此外,開心網內部創(chuàng)新不足,2010年后并沒有超越2009之前的創(chuàng)新。如2010年的產品《開心餐廳》,2011年是《開心城市》,均與“偷菜”等火熱程度存在差距。
在程炳皓看來,市場競爭反倒是相對次要原因。原因在于,市場競爭是客觀環(huán)境,任何行業(yè)市場競爭永遠存在,社交領域競爭也的確越來越激烈,但如果沒有新浪微博、沒有騰訊微信,一樣會有其他優(yōu)秀產品出來,開心網如果自身做不好產品,一樣會遭遇用戶流失。
熟悉開心網的人士指出,迄今為止,開心網在兩件事情上有極其深刻教訓:真假開心網之爭、新浪微博上線。如果當初程炳皓團隊經驗更豐富、能更靈活應對危機,對開心網來說,如今可能是另一種局面。不過,歷史不能重演,開心網血淚教訓則可以給后來的創(chuàng)業(yè)者深刻啟迪。
開心網也在反思,從過去教訓中吸取經驗。如今開心網正寄希望于通過手游改變命運。據內部介紹,移動游戲則是業(yè)務開拓重點,今年會發(fā)布10款游戲。未來開心網手游業(yè)務可能會成立獨立品牌運作,開心網手游發(fā)行渠道也不限于開心網,將借道強勢手游渠道發(fā)售。
域名之殤——真假開心之爭
說到開心網如今“不溫不火”,也得說說當初為何大熱。很多人認為,開心網早期能火起來是借用MSN關系鏈傳播。不過,在程炳皓看來,這并非是開心網能火根本原因。
程炳皓對騰訊科技表示,早期無數家公司希望借MSN邀請發(fā)展用戶,開心網不是第一家做MSN邀請的公司,相比很多公司做得很“暴力”,開心網其實還是完全遵照用戶意愿。開心網之所以能在大家認為SNS格局已定的時候崛起,根本原因還在于早期的創(chuàng)新。
開心網一開始就定位在白領層面,且延續(xù)有趣原則,類似早期推“朋友買賣”游戲,每個用戶可對朋友進行“買賣”,系統(tǒng)先給五百塊,買一個朋友當“奴隸”要花四百,如想再買第二個,就去邀請朋友進來,系統(tǒng)就自動生成游戲幣,這使得白領間自動傳播MSN鏈接邀請。后續(xù)的“偷菜”、爭車位游戲的火熱,也進一步將開心網推向高點。
那么,開心網為何從高點“跌落”?在于開心網在初期的時候曾遭遇很多挫折。真假開心網之爭是開心網團隊遭遇的首個劫難,甚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開心網剛興起時,很多人向程炳皓建議,域名kaixin001.com太長,應該將kaixin.com買下來。不過,當時kaixin.com域名在國外,對方開價幾十萬美元,初次創(chuàng)業(yè)的程炳皓覺得獅子大開口,拒絕了這一要求。
此后,kaixin.com域名流轉到一位中國商人手中,此時開心網依然有機會避免日后風險。當時,這位浙江商人找到程炳皓,希望以域名入股的方式換取開心網1%股權。程炳皓依然沒有答應,反倒是剛獲得軟銀投資的千橡CEO陳一舟(微博)眼光毒辣,花幾百萬現(xiàn)金將域名買了。
陳一舟和程炳皓都做SNS,當時開心網迅速崛起,活躍度已經后來居上,超越校內網,這讓陳一舟極為恐慌。陳一舟希望再花費一筆錢,直接將開心網攬下,使人人網占據SNS的天下。程炳皓拒絕了這一要求。這使得陳一舟劍走邊鋒,用這一域名推出山寨開心網。
知情人士透露,陳一舟推出山寨開心網后,總有記性不好、眼神不好用戶,一不留神跑到kaixin.com。在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中國SNS如日中天的歲月,開心網在這件事情上損失了大量慕名前來的用戶。曾有內部人士估算,那半年時間開心網用戶損失近4000萬。
實際上,當時的開心網完全是個產品團隊,真假開心網之爭不是產品競爭,而是市場競爭,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程炳皓在這個事情上想法相對單純,處理手段也相當溫和且仁義,甚至在陳一舟完全復制了開心網半年多之后,程炳皓準備正式起訴陳一舟之前,依然主動登門去找陳一舟,誠意表示:只要陳一舟停止侵權行動,大家依然可以做朋友。
事后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如果程炳皓團隊當初痛下決心買下kaixin.com域名,根本不會有真假開心網之爭。再退一步,如果開心網在獲悉人人做山寨開心網后,立即采取法律行動,選擇報警并立即起訴千橡,而不是在遲疑半年后再行動,這件事情對開心網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如此之大。
但歷史沒有如果。一位互聯(lián)網行業(yè)高管指出,這是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早期容易犯的錯誤,創(chuàng)業(yè)者早期很辛苦,也很固執(zhí),只有親身經歷類似真假開心網事件的挫折后,才會幡然醒悟。
程炳皓感悟——管理跟不上 易留“后患”
開心網第二道坎是新浪微博的興起。新浪微博是在開心網眼皮底下興起。鮮為人知的是,新浪微博推出之前,程炳皓已提前獲知信息。
知情人士透露,程炳皓和新浪高層一直保持友好關系,甚至在新浪啟動微博項目之初,新浪高層還曾向程炳皓取經做SNS的經驗,新浪微博早期還有一批用戶是從開心網導入。
那個時候,新浪微博剛冒出頭,新浪測試的SNS產品“朋友”剛剛遭遇嚴重挫敗。此時的開心網如日中天,似乎并不存在大的隱憂。然而,形勢在2010年下半年發(fā)生劇烈變化。微博快速崛起,開心網隨即走入下坡路。當初被小視的新浪微博已成為開心網的重要威脅。
實際上,在新浪、騰訊、搜狐、網易掀起微博大戰(zhàn)的年代,開心網曾考慮要做微博,卻犯了輕敵的錯誤,而且在下決策方面出現(xiàn)遲疑。開心網團隊當時在內部討論時分析認為,微博離媒體太近,開心網不該做微博,應該堅持不熟不做的原則。
當然,開心網在2010年下半年也內測了類似微博的產品,初期也遭遇挫折。而當挫折已經解決的時候,已經到了2011年上半年,微博市場的格局已經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程炳皓談及過去往事時也有遺憾,稱過去更像單純的產品團隊,開心網迅猛發(fā)展后,在商務、市場、財務、管理機制上都沒有跟上。“開心網早期對商務、市場、銷售、財務很不看重,覺得不重要。”這給開心網后續(xù)的發(fā)展留下了巨大“后患”。
另一個明顯例子是,財務一直是任何公司的一個重點支撐業(yè)務,但開心網直到公司火爆后才真正擁有自己的財務體系。這此前,開心網一直是聘用外部的記帳公司幫忙記賬。管理機制跟不上反過來也導致開心網創(chuàng)新相比2009年出現(xiàn)下降。
熟悉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人士普遍認為,相比人人公司CEO陳一舟、360董事長周鴻祎(微博)、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微博),技術出身的程炳皓不善言辭,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開心網早期的一個“瓶頸”。
最典型的例子是,程炳皓此前很少在公開場合為開心網“站臺”,不愿意演講。程炳皓對騰訊科技表示,剛開始開一些會議,站在演講臺上,感覺燈光非常刺眼,什么都看不見,非常緊張,一開始說話聲音都有點發(fā)抖,心跳很快,甚至忘記了該講什么。
這跟程炳皓從業(yè)經歷有很大關系,程炳皓1999年開始做主管,主要跟產品、技術人員打交道,具有軟件工程師完美型特征,回答問題習慣深思熟慮考慮清楚,導致講話較慢。
這些年來開心網的架構在調整,管理在完善,程炳皓本人也改進不少。此次騰訊科技采訪程炳皓時,發(fā)現(xiàn)與其的交流超出預期,顛覆以前對程炳皓不善言辭的印象。
當然,陷入“低谷”的這三年,也給程炳皓帶來在常人看來不一樣感悟。程炳皓對騰訊科技表示,很多人認為開心網最火的08、09年,自己其實并沒太多收獲,干的最多的事情是去領獎、當時尚先生,2010年之后反倒收獲更多,這3年是自己最理想的狀態(tài)。
程炳皓指出,現(xiàn)在能很熟練站在臺上面對幾百上千人,背后心智比以前強得多。自己也不后悔當初沒有將公司在高峰的時候出售。其原因在于,人們常常所說的高峰是追求的結果,人生其實過程最重要,如在開心網最火時將公司出售,沒這么多年經歷,反而會感到特別可惜。
后勁不足——偷菜是偶然 產品做失敗是常態(tài)
從當初火熱到如今沉寂,開心網過山車式遭遇給員工帶來很不一樣感觸。
開心網副總裁郭巍給騰訊科技舉了個生動例子:“就像當紅的電影明星一樣,走到哪里都是鎂光燈盯著,但一旦不當紅了不那么火了,即便走在大街很醒目的位置,摘下墨鏡,可能也不會有很多人的瘋狂關注,這兩種感覺,差距是很大的。”
郭巍從2010年起負責開心網市場業(yè)務,去年2月又接管開心網人力資源業(yè)務。尤其是接管人力資源業(yè)務后,郭巍有很深感悟。
郭巍說,當初開心網迅速火起來,就有點像一個不大知名的演員,突然火起來,一下子就成為中國最頂級的大腕一樣,但實際上,這個演員剛剛入行,才只有幾個月,那么在后面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跟那些從業(yè)10年、20年的演員相比,差別可能會很大,因為積累和積淀不夠,也許會遭遇很多挫折,很可能又會慢慢變得不那么火。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開心網不像2009、2010年那么熱,但很多員工還不習慣,對公司印象卻依舊停留在對公司2009、2010年時的狀態(tài)。”
很長一段時間,開心網員工認為,自己就該去做明星產品,做的產品就應該火,且每一款產品都應該火。現(xiàn)實卻是,很多人第一次成功往往是憑借運氣,加上能力,下一次再做產品時卻很難成功。開心網在過去3年也做了很多產品,有不少遭遇失敗。
這些年開心網做過團購、飛豆、海貝、集品、美刻等產品。如集品是類“Pinterest”項目,美刻是一款類“Path”項目,這兩個產品均是2012年研發(fā),未終止,但活躍度同樣很低。飛豆則是一個幾乎與微信很近似且同時起步的項目,2010年年底開始研發(fā),2011年終止。
從2008年到2013年開心網這么多產品,被用戶記住的只有很少一部分。08年開心網做類似“朋友買賣”、“爭車位”等社交產品多達20多個,只有兩個被記住,09年時開心網也做了很多,但用戶記住的是偷菜,以至于程炳皓經常在內部強調,產品做失敗是常態(tài)。
郭巍對騰訊科技指出,有的同事一開始不接受,尤其經歷早期輝煌時期,之后就會狀態(tài)很差,有很多抱怨,這些都是明星級創(chuàng)業(yè)團隊須經歷煩惱,慢慢適應、慢慢改進。
遭遇的挫折很多,并非沒有收獲。郭巍表示,過去開心網更像是類似張藝謀這種明星導演帶一個攝制組,它的成功是靠一個團隊的天才,而不是一個公司,這幾年反而更像是公司,它是通過機制而不是只靠天才,希望能夠產生更多明星團隊。
押寶手游——行業(yè)還有兩年高速成長期
2012年是開心網上線的第5個年頭,這一年年初,程炳皓終于弄清楚:開心是一家公司,而不只是一個網站。開心網社區(qū)需要投入精力,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游戲業(yè)務也應該做,而且移動游戲大有可為。2012年開心網的移動游戲終于開始獨立。
從這時起,程炳皓在內部講:開心不能只像一個產品研發(fā)團隊一樣,而應像一個公司一樣思考和行動。開心網也逐漸將游戲主要方向轉向移動游戲,希望借助手游重塑昔日輝煌。
從開心網來說,今年年中發(fā)布一款產品《一統(tǒng)天下》,第一個月收入超100萬;正在封測的有《暴走大搜索》、《諸仙》、《大神傳》等,到今年底一共應該發(fā)接近十款產品。
在程炳皓看來,盡管手游行業(yè)今年競爭更激烈,移動游戲還有兩年高速發(fā)展時期。程炳皓說,“當年很多人認為社交網絡天下已定,恰恰那時開心網出來,且很快火了。對開心網來說,在手游領域最大機會在于,做出與其他家不同的具有創(chuàng)新優(yōu)勢產品。”
程炳皓指出,過去挫折給開心網很多反思,涉足手游不能背以前的包袱,自己從不跟團隊強調要重塑開心網在“偷菜”時代輝煌,更希望旗下工作室將自己視為創(chuàng)業(yè)公司,白手起家。開心網游戲會保持較大開放性,不會刻意體現(xiàn)開心網的帳號系統(tǒng),重點是盡快推出精品游戲。
知情人士透露,開心網已成立兩個(奧神和開騰)移動游戲工作室和一個海外游戲運營部門,每一個工作室均自負盈虧,財務獨立核算,工作室盈利成果由團隊成員分享。除自研游戲,開心網還投資三家游戲開發(fā)團隊,一年內還將以1到2億人民幣投資5到10個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