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著已久的網絡視頻行業或將因新的競爭規則重新洗牌——隨著更為清晰的評判體系的出臺,新老視頻選手的座次排位正在出現新的變化。
2010年11月3日,基于新發布的“網絡視頻媒體營銷品質模型”,市場調查機構易觀國際與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分別對幾家典型視頻網站進行了用戶調研和同源樣本行為監測,從上述視頻網站中分別選取了600個深度用戶,5家共3000個用戶,并在國內首次針對網絡視頻用戶開展了眼動儀實驗。
調查結果顯示,播放時長成為評價視頻網站優劣的關鍵指標。
事實上,對于所有視頻網站的關注者來說,對這樣結論變化并不陌生。
一直以來,以YouTube為代表的視頻網站賴以生存的盈利模式,即是通過免費的內容吸引流量,當用戶基數很大的時候,就會引起網絡廣告商的注意,進而盈利。直到Hulu的出現,顛覆了這一競爭規則。
2007年,美國國家廣播環球公司和新聞集團共同注冊成立的視頻網站Hulu,它的盈利模式即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正版長視頻內容,并迅速依靠在影視劇內容前播放廣告盈利。
2009年上半年,Hulu的廣告收入約為7500萬美元,占據了美國視頻廣告市場的近20%份額,而流量僅為YouTube的五十分之一。
Hulu手中利器無非兩個:版權和時長。
自2006年起,國內視頻行業的廣告收入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短短4年間,市場規模從當初的1億元增長至13.6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92%,截止到2010年第三季度,我國網絡視頻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3.9億元,同比上漲32.4%。預計在未來幾年中,視頻行業還將繼續保持年增長60%以上的速度,至2013年,廣告收入將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8.6億元。
但事實上,在視頻行業蛋糕迅速做大的同時,制約其媒體價值最大化的短板也浮現出來:以簡單的“觸達率”為指標的傳統媒體評估指標對網絡視頻媒體的評估表現出了“缺失”,網絡視頻媒體營銷價值亟須深度挖掘。
隨著正版長視頻興起,搶占用戶時長正在成為網絡視頻媒體發力重點。
“網絡視頻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原有以傳統電視為主體的收視率評價難以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主導了此項研究的易觀國際創始人、易觀商業解決方案公司總裁楊彬(微博)說。
楊彬的潛臺詞十分明顯,播放時長逐步取代流量,成為判斷視頻網站核心價值的關鍵所在。不難看出,支撐新晉者Hulu戰勝老玩家YouTube的關鍵要素,對中國視頻市場的顛覆性影響,正在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