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通首日迎來不少“嘗鮮”的市民。

APM的站臺。
比起三號線北延線、廣佛線等“大師兄”線路開通時受到的“高等待遇”和市民熱捧,昨日下午2時開通的“小師妹”首條無人駕駛的全地下的廣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簡稱APM),卻顯得相當冷清:乘客隨到隨進,沒有客流控制,部分站點候車人數不到10人。甚至出現戲劇性一幕:部分時段地鐵工作人員、志愿者、記者的人數比前來觀光的乘客要多得多!
據地鐵公司統計,截至昨日下午5時,APM全線客流僅3934人次。地鐵公司表示,APM的初期定位是觀光旅游線路,預計的初期客流為日均5萬人次左右,“情況正常,基本吻合”。但冷中有熱,連接花城廣場的婦幼中心站、花城大道站、歌劇院站三站,成為昨日的熱門站點。
觀光客裝備齊全
昨日下午1時56分,APM開閘迎客,所有排隊人群都可以順利進入站臺候車。進入站臺內的年輕人與中老年人各有一半,站臺很寬松,沒有出現擁擠。記者發現,雖然候車人數少,但裝備卻很齊全,不少市民掏出手機和相機拍照留念,甚至還有市民用手機發微博“直播”。
平均1.5分鐘一站
2時05分,首班車進站,記者看到APM列車采用兩節編組,列車中間不互通,車內空間和屏蔽門比一般地鐵車廂要大和寬。不少市民搶先跑到第一列車的車頭位置,因APM列車全程無人駕駛,所以沒有駕駛室,通過第一列車車頭位置的大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列車軌道,所以這里成了不少“嘗鮮”市民和攝影愛好者的搶占地點。
2:06,列車車門關閉,列車啟動后經體育中心南、天河南、黃埔大道、花城大道等7站,2:15行到歌劇院站(因安保需要,APM海心沙站和赤崗塔站11月8日至27日暫不開放),用時9分鐘,平均1分30秒一站。
在體驗過程中,記者感覺列車行進時,車廂有點晃。據地鐵公司介紹,APM列車采用膠輪材質,原裝美國進口;其行走軌道不像地鐵一樣采用鐵軌,而是混凝土水泥軌道,所以列車行進時噪音較小。
建議:希望增加更多指引標識
昨日,記者搭地鐵在體育西站出站后,在體育西幾個出入口的指示牌上,均未有任何關于APM的指引標識。記者隨后從B出口,步行到天河城周邊尋找APM,一路上也未看到有關指引,在地鐵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才在天河城東門前面的原宏城廣場停車場看到APM天河南站A出口。
市民張先生談到,既然政府花錢修建APM,肯定是希望人們能通過它觀光旅游。他建議,希望地鐵在APM的指引方面,有更細致的指引。
熱點答疑
與三號線換乘要再買票
問:試乘時APM列車車廂有點晃,有沒有什么改進措施?
地鐵公司答:一般的地鐵列車很長很大,所以運行起來就很穩定,但APM只有兩節列車,所以運行起來會出現不穩的情況;APM列車全自動無人駕駛,采用與現有地鐵線路完全不同的新系統,對于地鐵公司來說也是一個新鮮事物,所以地鐵公司還在不停地摸索、積累。這幾天會爭取將信號調至最佳狀態。
問:APM線路南北兩端的赤崗塔站、林和西與三號線的相通,換乘是否需要重新購票?
地鐵公司答:換乘站的APM與地鐵站共用出入口,所以市民不用出地面便可與地鐵換乘,但需要先出APM站臺再購票進入地鐵站臺;APM在珠江新城段的婦兒中心站、花城大道站、歌劇院站均與珠江新城核心區地下開發空間相融合,與核心區的交通樞紐可進行近距離換乘。按照政府部門的定價,APM系統采用一票制,全程2元。如果使用羊城通,票價納入公交地鐵優惠方案。
問:在APM站點的出入口相當少,這是什么原因?
地鐵公司答:目前APM全線林和西除A、B兩個出口都開放之外,歌劇院站首日僅開通了緊急疏散口。其余幾個站,除暫時封閉的海心沙、赤崗塔外,也只是開放了一個出口。
問:將來花城大道站附近是否設較近的公交接駁站?
廣州市客管處答:前期進行公交演練時,花城大道站負一層有接駁公交線路,但因安保不讓所有機動車走負一層,原計劃407及886等線路也因此沒能在負一層停靠。此外,為配合花城廣場的啟用及APM線路的開通,客管處將組織對194、407及886A線路實施優化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