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衣不忘老廣州味》圖片成為最受歡迎“熱鏡頭”。

華麗的新電視塔也是獲獎圖片。(受訪者提供)
從2007年至2010年,廣州城中產生何樣的巨變呢?近日,一個由年輕的網友組成的網上攝影團隊展出了用三年時間跟進拍攝的廣州紀實圖片。從2009年7月開始,廣州年輕人李志豪、劉思立在網上建立了“對焦廣州”團隊,而這些成員大多是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大家都熱愛本土文化,他們大多早在2007年就開始用鏡頭記錄廣州。近日,“對焦廣州”在小洲村舉辦《廣州圖城記》紀實攝影展,同時也展播短片《廣州的情結》。
記者了解到,這次活動已吸引了大批熱愛本土文化的青年人觀看,在網上轉發這次活動信息已經超過五百多條。其中《廣州的情結》花費了2個月去制作,記錄“對焦廣州”重走恩寧路發現新視點,回訪早前采訪過的街坊,展現4年之后的恩寧路市民居住、生活、地方改變的狀況,討論恩寧路文化如何迎接亞運等本土文化內容。而《廣州圖城記》早前已有部分圖片在天河東方保泰展出,在二十多天的展出期中吸引了接近50萬人觀看,第一次展出大約用了30張圖片,這次展出則用了80張。而李志豪也表示:“我們愿意將照片送給文化或檔案局收藏!”
在展后,主辦者還讓投票選出兩張“熱鏡頭”最好圖片。其中一張是拍攝廣州新電視塔,而另一張《新衣不忘老廣州味》則更具韻味。在圖片中顯示,人民中路的騎樓已開始“穿衣戴帽”了,看到柱子上的釘子,買菜回來的老廣萬一忘記帶鑰匙,就會把買來的菜掛在釘子上,然后去找街坊聊天。而一樓的街鋪也會在釘子上掛拖把。長期下來,柱子根部因為受潮會長青苔,因此柱子上長青苔與否也成了判斷這戶人家是不是正宗“老廣”的一個“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