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在改變收藏圈子的交流甚至交易模式,信息時報記者日前在百度貼吧看到,無數熱衷古董、古玩、錢幣收藏的玩家聚居在“古董”、“古幣”、“古玉”、“古瓷”、“文物”等吧,曬自己的藏品,交流心得,學習相關知識,切磋背后的歷史和文化。
貼吧“潛伏”大量民間收藏高手
讓人驚訝的是,其中“潛伏”了大量民間收藏高手,他們在藏友心目中有極高的威望,成為網友最信賴的寶貝鑒定專家。
一直以來,古董和收藏品的鑒定被視為專業性極強的工作,由此也誕生了職業的收藏鑒定機構和專家。但近年來不斷曝出的關于鑒定界的丑聞,讓收藏愛好者對“專家”多了幾分質疑和不屑。
實際上,對于多數收藏愛好者來說,他們除了關系自己的“寶貝”的價值,更關心其背后的背景、文化和淵源,這對拓展收藏者的知識面和文化素養大有裨益。
記者在貼吧看到,單純對藏品的熱愛和交流氛圍在這里極為濃厚。很多網友出于分享的精神,在吧里上傳自己收藏品的照片,在曬寶貝的同時,期待草根網友的“鑒定”。這種帖總會吸引大量極為專業的回復,包括藏品的年代、材質、出處等相關背景資料,好比是一本集結網友集體智慧的收藏品活字典。久而久之,這些吧里已經分別涌現了一批知名網友,他們組成的“草根鑒定團”,成為網絡上最活躍、權威的收藏鑒定群體。
以古幣收藏為例,在“草根鑒定團”面前,很多網友“趁興而來,敗興而歸”,那些假幣被網友們稱為“吃藥”;也有玩家獲得了“意外驚喜”,不小心獲得的珍品則被稱為“撿漏”。貼吧中隨時在上演這樣的“人間悲喜劇”,但多數網友都抱有一顆平常心,以收藏為愛好,培養自己的文化素養、拓展知識面才是最重要的初衷。
專業貼吧成收藏熱點“傳感器”
從各類藏品貼吧的人氣來看,記者發現,“古幣”收藏最為火爆,其次是“古玉”、“古瓷”。而據貼吧的監測發現,2010年來,古幣話題討論熱度有明顯提升。
相比之下,“油畫”等藏品的話題討論在2010年顯得有些冷清。專業人士指出,貼吧對社會領域影響已經超出了其本身聚結同好的功能定位,一些專業熱門貼吧甚至已經成為某些領域的熱點“傳感器”,并在這些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新興社區的代表,百度貼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從日常生活、文化娛樂到專業領域,百度貼吧平臺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當然,更主要的是貼吧的開放模式已經得到了用戶的首肯,并且受到追捧,這也是為何貼吧越來越成為網民喜愛的交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