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華爾街日報》周五撰文稱,團購網站Groupon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日前已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因為在是否接受谷歌60億美元收購要約的問題上,Groupon董事會已出現了意見不合的情況。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梅森是否應當接受谷歌豐厚的收購要約,把Groupon讓給谷歌?還是應當拒絕這份收購要約,選擇在未來一年或兩年內進行首次公開招股?未來幾年,Groupon的規模是否將會超過社交網站Facebook,還是會香消玉損?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消息人士稱,在是否接受谷歌60億美元收購要約,或是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的問題上,Groupon董事會已出現了意見不合的問題。據悉,Groupon的新投資人,也就是那些高估值獲得公司股份的投資人,當前希望Groupon再等待一段時間,而公司先前的投資人則希望能夠套現。
由俄羅斯投資者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執掌的投資公司DST和巴特利風險投資公司,參與了今年4月對Groupon的最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對Groupon的估值為13.5億美元。按照谷歌6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計算,在僅僅7個月的時間里,DST和巴特利風險投資公司對Groupon的投資獲利高達5倍。風險投資公司Accel Partners在2009年12月對Groupon投資3000萬美元,這一交易對Groupon的估值約為2.5億美元。按此價格計算,Accel Partners在一年的時間里,獲得了24倍的超高投資回報。
此外,由迪克·克拉姆里克(Dick Kramlich)創辦的美國思頤投資(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將是Groupon被谷歌收購的最大贏家之一。據悉,該風險投資公司在2008年對Groupon投資1500萬美元,獲得了后者20%的股權,隨后還參與了Groupon的數輪融資。預計思頤投資將會從谷歌收購Groupon的交易中套現10億美元以上,整體投資回報率達到66倍。
難以拒絕的要約
毫無疑問,Groupon很難拒絕谷歌的收購要約。此前也有一些公司曾經拒絕過超高估值的收購要約,這些公司包括了商業點評網站Yelp和社交新聞網站Digg。但是這一次,梅森很難直接向谷歌說“不”。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杰里米·劉(Jeremy Liew)表示,Groupon在美國范圍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而且谷歌等許多公司都渴望進入突然熱門的本地交易市場,這對Groupon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杰里米·劉說,“網絡團購市場增速是否會真正超過所有人的期待。”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此前已對另外一家團購網站LivingSocial進行了投資,后者的商業模式與Groupon幾乎完全一致。
Facebook的啟示
早在4年之前,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拒絕了來自谷歌1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此后,扎克伯格又陸續拒絕了來自微軟、維亞康姆以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追求。要知道,扎克伯格當前只有22歲。當時,包括《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丹尼斯·伯爾曼(Dennis K. Berman)在內的許多人,都叫囂著扎克伯格應當出售公司。因為如果Facebook只是一場潮流,未來什么都將不復存在。回憶曾經流行的熱門社交網站Friendster,最終得到了什么樣的命運?Facebook最終能否盈利?
最終,扎克伯格選擇了谷歌當前采取的路線,決定自主發展。如今,谷歌已成為一家市值達到18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而且有充足的現金進行收購。
與Facebook在2006年遭遇的狀況相似,現在也有許多的Groupon否定者。他們認為,進入網絡團購市場沒有壁壘,團購是否僅僅是一種市場潮流?為什么谷歌或Facebook不自主開發團購業務,并借此打壓Groupon?
追溯到2006年,Facebook當時的年營收僅為1億美元左右。Groupon則表示,該公司今年的營收將超過5億美元,且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包括OpenTable、Gilt Groupe、雅虎、Facebook和Yelp都抄襲了Groupon的商業模式,但卻未能讓營收出現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