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揭秘創始人阿桑奇今年10月在倫敦出席新聞發布會。

7日,在倫敦市中心,一名示威者打出力挺維基揭秘的字樣。
瑞典國家檢察機構官方網站7日晚遭黑客襲擊,導致網站主頁7日晚至8日晨無法訪問。網站當日服務器人為性過載,8日9時左右重新開放。
網站管理人員認為,這起網絡攻擊可能與維基揭秘網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遭逮捕有關,但無從證實這一點。
此外,一些先前阻斷阿桑奇籌資通道的金融企業(如MasterCard)網站也遭黑客襲擊。
據新華社電 瑞典國家檢察機構官方網站7日晚遭黑客襲擊,導致網站主頁7日晚至8日晨無法訪問。網站管理人員認為,這起網絡攻擊可能與維基揭秘網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遭逮捕有關。
阿桑奇因遭瑞典檢方全球通緝,7日上午在英國倫敦被逮捕。一些先前阻斷阿桑奇籌資通道的金融企業網站也遭黑客襲擊。
“黑”瑞典檢方
網站管理人員弗雷德里克·貝里8日告訴瑞典《每日新聞》記者,網站“昨天19時流量相當高,隨后情況更加嚴重。20時至20時30分,我們決定關閉網頁”。 網站8日9時左右重新開放。
瑞典信息技術事件中心主管斯特凡·格林內比接受瑞典通訊社記者采訪時說,有人故意向網站發送大量數據,導致服務器過載。
瑞典檢方在一份聲明中說,已向警方報案。
德新社報道,瑞典國防部下屬研究局認為這起襲擊源于一個名為“匿名”的黑客團體。這一團體注冊于美國,據信在荷蘭經營一家網站。信息技術事件中心已與美國和荷蘭當局就襲擊事件展開合作。
按照貝里的說法,“當然很容易把這起襲擊和維基揭秘網聯系起來,但我們無法證實這一點”。
襲金融機構
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法院上月18日授權當局逮捕阿桑奇,原因是他涉嫌強奸、性騷擾兩名瑞典女子。瑞典警方和國際刑警組織隨后發布國際通緝令。
阿桑奇7日在倫敦向警方自首。除瑞典檢方外,黑客另一目標是那兩名瑞典女性的代理律師克拉斯·博里斯特略姆。后者經營的一個網站遭類似“過載”攻擊。
另外,黑客們還將矛頭指向一些阻斷維基揭秘網財路的金融機構。
阿桑奇先前呼吁人們資助維基揭秘網。但萬事達(MasterCard)國際組織和威士(Visa)國際組織等金融機構暫停向阿桑奇賬戶的匯款業務。
萬事達發言人詹姆斯·伊索克森8日說,萬事達網站當天早些時候遭黑客襲擊。一個自稱“立即行動”的黑客團體“認領”了這起襲擊。
瑞士郵政銀行機構當天也證實旗下網站遭“阻斷服務攻擊”。這家機構6日中止了阿桑奇賬戶業務。
澳大利亞政府改口
美應為“被揭秘”自負其責
本報訊 澳大利亞政府當地時間12月8日表示,在“維基揭秘”網站日前發起的公布美國外交秘密電報行動中,應該承擔責任的是美國政府和電報原始提供者而不是網站創始人、澳大利亞籍39歲男子朱利安·阿桑奇。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陸克文8日在接受訪問時說:“阿桑奇本人并不應該就公布25萬份美國外交秘密電報一事負責,應該承擔責任的是美國政府。”
陸克文還對某些支持暗殺阿桑奇的說法表示擔憂,“我們關注每一名澳大利亞公民的生命和安全,任何人都不應該受到此類(暗殺)威脅。 ”
陸克文表示,美國應該反思他們的外交通訊系統是否安全,不要讓太多人接觸機密信息,那些把機密資料提供給“維基揭秘”的人才是主要的責任承擔方,他們應承擔法律責任。
在此之前,包括總理朱莉婭·吉拉德在內的澳官員曾多次表示,阿桑奇的泄密行為是違法的,澳大利亞將全力配合美國政府對阿桑奇的調查。不過,吉拉德在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改口稱,公布美國外交密報的行為雖然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但它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了。
相較于政府的搖擺不定,澳大利亞民眾對阿桑奇表現出較為一致的支持態度。在阿桑奇童年時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人們聚集起來要求英國方面釋放他。 (《新聞晚報》)
引渡阿桑奇
受政治動機驅使?
阿桑奇眼下拒絕被引渡至瑞典,羈押在英國。他的一些支持者認為瑞典要求引渡阿桑奇受“政治動機”驅使。
美國方面一直批評維基揭秘網爆料危及美國駐外軍隊和情報人員安全并損害外交關系,對阿桑奇遭逮捕表示歡迎。
博里斯特略姆8日說,兩名女子指認阿桑奇性侵犯“與維基揭秘、美國中央情報局或美國政府毫無關系”。“我希望朱利安·阿桑奇主動站出來,自己說清楚。” (新華社)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