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話詐騙越來越猖獗,對公眾造成的財產損失也越來越大。而更讓人擔心的是,不法分子通過電話實施詐騙的手段還在不斷翻新,新的電話詐騙模式層出不窮,這無疑會給公眾的財產安全帶來更大的威脅。
■綁架案報案量突然猛增
一個電話讓王大媽霎時感到天旋地轉,稍稍鎮定后她立即去了銀行,按照電話里提供的賬號進行匯款。盡管銀行工作人員提醒王大媽這個銀行賬號是外地的,但救子心切的王大媽已經顧不了這些,把8000元如數匯出后,她又給對方打電話。
王大媽直到這個時候才想起來,應該給兒子打個電話核實一下。撥通兒子的電話,兒子卻告訴她,自己還在單位上班,而且根本沒有向別人借過高利貸。王大媽這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就在王大媽被騙的同一天,廣西柳州市公安局共接到了4起同樣性質的報案。廣西柳州市公安局雀兒山責任區刑警覃建恩說:“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大隊接到類似這樣的詐騙案有12起,而且嫌疑人作案的手段是相同的。”受騙的父母都有兒子,都是在電話里先聽到兒子的哀哭聲,之后又被威脅說,如果不給錢,要么毒打,要么砍一個手指、腳趾。
■偵查發現竟是電話詐騙
報案的群眾有的被騙,有的警惕性較高沒有被騙。經過比較警方發現,這些案件都是通過電話以虛構的綁架信息實施詐騙。犯罪嫌疑人使用的電話,都是不登記真實姓名的神州行、動感地帶等電話卡。而通過對犯罪嫌疑人的銀行賬號進行調查,警方發現,這些銀行賬戶來自同一個地方,都是福建廈門的賬號。但是不法分子收錢的幾個銀行賬號,都是拿別人姓名開戶的。
警方的偵查因為犯罪嫌疑人真實身份的隱藏一度陷入了困局。最終,警方通過調取取款錄像,在福建廈門經過艱苦排查,終于抓獲了盧某、韋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
盧某是福建漳州市的一個農民,年紀也不大,二十來歲,但是他通過跟臺灣人接觸,作案手段都是臺灣流傳過來的,傳授給他以后,他就跟臺灣的大哥學。
■以“做哭”詐騙30多萬元
據犯罪嫌疑人盧某交待,他們實施的這種電話綁架詐騙,還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哭”,就是以哭的形式去詐騙。他們在電話里裝哭,有兩個目的。一是造成被綁架者父母緊張,二是讓父母難以分辨清楚是否是自己孩子的聲音,而且犯罪嫌疑人也盡量不讓父母與假兒子通話,以免露出破綻。
據警方調查,以韋某和盧某為首的這個詐騙團伙,在半年左右的時間里,就詐騙了30多萬元。據公安人員介紹,這種以虛構綁架來詐騙的方式,被稱為“電話綁架”,是臺灣的專業詐騙團伙設計使用的一種詐騙手段,剛開始傳入大陸的時候,因為這種詐騙手段的陌生和逼真,以及給受害者造成了緊張氣氛,使不少家庭來不及辨別真偽,就上當受騙。
公安部特邀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家金大志分析說,“凡是接到這種電話的時候,事主的精神都是高度緊張的。這時候分辨事物的能力就會下降,往往就會上當受騙,這也是電話綁架詐騙案高發的原因。我們在預防的時候,無論是真綁架還是假綁架,都一定要相信公安機關,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