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考林的線下實體店。(資料圖片)
據新華社電 “中國電子商務第一股”麥考林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蜜月期”剛過不久,就被指控報告虛假、信息披露有誤,受到海外律師連環訴訟,股價隨之腰斬。目前,麥考林事件已引起業內高度關注,為當前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包裝上市”熱敲響警鐘。中國.com在海外上市的誘惑下,如何才能走得更穩???
麥考林在美遭集體訴訟
麥考林于今年10月26日登錄納斯達克,成為“中國B2C上市第一股”。然而隨著11月底公司發布上市后的首份財報,這家被光環籠罩的企業就迅速由天堂墜入地獄。截至12月14日,公司股價已下跌超五成,同時還遭遇美國當地的五起集體訴訟,被指控報告虛假。
“公司認為上述其已獲知的訴訟請求沒有依據,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準備針對該訴訟請求進行有力的辯護。同時,公司相信任何該等訴訟并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任何重大影響?!丙溈剂址Q。
電子商務法律專家、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律師表示,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遭遇集團訴訟本身不足為奇,是否會引發退市,要看案件進展,如果存在嚴重的違法行為不排除退市可能。
業績下滑惹來大麻煩
在業界看來,目前“中國+互聯網”概念正在海外資本市場掀起一輪高潮。而麥考林此次遭遇“滑鐵盧”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后發布的第一份財報數據。該財報顯示,麥考林今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近400個基點、銷售及管理費用增長20.4%、營業費用增長19.8%。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馮林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在美國,集體訴訟是一種常態,在起到規范信息披露作用的同時也不免有些組織為了獲取利益進行惡意訴訟。麥考林上市首日暴漲一定程度上歸因于“中國元素”產生的溢價,最近下跌的直接誘因是平淡的三季報,也是對前期漲幅的修正。
中國.com應理性包裝
針對麥考林現象,業界普遍認為,在國內互聯網企業競相上市之際,麥考林的遭遇值得反思。在電子商務法律專家、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看來,麥考林事件對行業來說也是好事,因為現在太多的企業過度包裝,到資本市場圈錢,如果沒有敲打,投資者的利益就會被玩弄于股掌之間。這件事的后果很可能是和解——之前的許多類似訴訟都是和解,這次很可能也不例外。
楊堅爭教授指出,麥考林美國上市是否屬于“過度包裝”尚有待核實,但上市公司過度包裝在國內已經屢見不鮮,特別是創業板公司。部分所謂“高成長、高收益”的企業,上市之后便露了馬腳,已經有超過20%的新股業績迅速變臉。他建議,希望到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對“上市包裝”應持嚴肅慎重的態度。為滿足國外上市的要求,需要按照當地上市法律的規則進行“包裝”,但“包裝”一定要適度,一定要堅持誠實信用的原則,控制上市風險,特別是上市后財務信息披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