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事件”最近之所以成為人們關注和議論的熱點,一是因為谷歌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有著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創業、發展經歷,二是因為在這一事件中一直有美國國務院的影子,從最初起事的希拉里國務卿與谷歌公司負責人等的餐聚,一直到希拉里國務卿1月21日發表互聯網自由的演講。鳳凰衛視首席時事評論員阮次山認為,希拉里高調為谷歌背書別有用心,說明谷歌過去兩三年對美國民主黨所做的政治捐款,現在實現了價值。路透社報道稱,谷歌威脅退出中國前,公司首席執行官曾與希拉里舉行餐會,參與者還包括微博網、微軟公司及全球最大網絡設備商“思科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在餐會上“談到高加索地區、中國、伊朗、古巴等地的網絡自由”。據環球網1月23日報道,繼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1日發表題為“網絡自由”的演講,并在演講中力挺谷歌、將中國列入“限制網絡自由”的國家后,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就谷歌事件表明態度。美國白宮方面22日說,奧巴馬對谷歌遭遇襲擊一事感到“困擾”,他要求中國對安全疏漏做出“解釋”。美國政府向中國發動的“互聯網攻擊”正在層層升級。
有評論指出,谷歌事件,實際上反映了美國的互聯網戰略。美國互聯網戰略的實質,就是美國利用其目前在互聯網技術、資金、市場的巨大優勢,向別國進行政治推銷、商業推銷、文化推銷,來謀取美國的政治利益、商業利益、文化利益。不僅是推銷,而且是在冠冕堂皇的“普世價值”理由下的強買強賣。谷歌事件只是美國互聯網戰略的一枚棋子,美國謀求互聯網霸權的意圖是很明顯的。美國正在讓人們相信互聯網只有“公?!?,沒有“領海”,而在這“公海”上,美國“船堅炮利”,它實際上控制著互聯網。因此,美國以為,通過互聯網,它可以實現其他辦法難以實現的霸權意圖,雖然現在還需要以“互聯網自由”這樣的幌子。人們不僅要問,在互聯網管理問題上,“一屁股屎還沒擦凈”的美國人有什么資格指責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美國民眾就有絕對的網絡自由嗎?至于黑客攻擊,美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不但建有最精銳的黑客部隊,并到處興風作浪,中國就是美國黑客攻擊的主要對象。近期百度被黑,其域名注冊服務商就是美國人的公司,意在挑撥中伊關系,企圖拉中國同意制裁伊朗??梢灶A料,利用黑客部隊制造混亂和誤會,挑起其它國家與中國的對立與沖突,類似情形還會繼續發生。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專家介紹,2009年我國境內被境外木馬程序控制的主機和被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機,美國都排名第一,是主兇。
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上支撐互聯網運轉的根服務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服務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服務器中有9個也設在美國。對美國來說,如果真想倡導“網絡自由”,讓人們相信互聯網只有“公?!睕]有“領海”,完全可以像專家所言,交出手中的服務器終端,將其移交給一個全世界共同認可的國際權威機構來統一管理。然而,2005年美國政府就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要無限期保留對互聯網根服務器的監管?!暗蹏唤⒌赜驒嗔χ行?,也不依賴固定的邊界和障礙”。在互聯網時代,國際政治已經從地域空間、外太空擴展到網絡空間,國家主權也從領土、領空擴展到“信息邊疆”。網絡已成為新的國際政治角力場之一,網絡主權也成為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看,強勢互聯網國家對別國網絡管理的指手畫腳,也就不足為奇了。
來自“網絡公?!钡倪@次新的“船堅炮利”威脅,不由得勾起了中國人對發生在170年前的“鴉片戰爭”的歷史記憶。那時,大英帝國似乎一開始也是為一家企業的商務糾紛而“問責”中國。當然,中國人不會忘記,那是一起緣于英國企業向中國販賣鴉片毒品的“商務糾紛”。似乎也是為了教中國人懂得世界通行的“國際慣例”,西方列強首次向這個東方古國展示了“船堅炮利”的先進文明。當然,中國人也不會忘記,中國人最后正是在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潮流同步中,摘得了西方賜予的“東亞病夫”的桂冠。那段任列強瓜分宰割的民族屈辱傷痛史,中國人也曾幻想著以善良化解仇恨,實現與世界包括西方列強和諧共榮。然而,也正是昔日播種仇恨的西方列強,包括“八國聯軍”之一的美國,卻總在不時殘忍地刺痛著中國人的心靈傷疤。就像這次的“谷歌事件”,就像這次的洶洶“問責”,就像這次“網絡公?!钡摹按瑘耘诶?。
善良的中國人也不愿意相信,西方給中國人布道多年的自由民主“普世價值觀”,其實是一個美麗的泡沫。也不愿意相信,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接軌后照樣會遭遇不公。也不愿意相信,世界GDP第二大國還照樣會被人動輒大聲“問責”。然而,昔日的西方列強,特別是當今西方世界“盟主”美國,硬是殘忍地捅破了中國人的善良幻夢,讓中國人不得不承認現實的殘酷。并教中國人懂得,170年前他們憑的是“船堅炮利”,170年后憑的還是“船堅炮利”,這個“國際慣例”始終沒變。所不同的,僅僅是范圍從地球擴展到了太空和“網絡公?!?。
歷史和現實也反復教育著中國人,所謂意識形態問題,所謂民族宗教問題,所謂社會體制及經濟體制問題,甚至是企業商務問題,都只是服從本國資本集團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爭端借口。同時,也都是文化煙霧和障眼法。從美國挑起的售臺武器爭端到達賴問題爭端,包括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捧殺”和對前蘇聯的“政治捧殺”,本質上還不都是其資本集團和國家利益的自私自利嗎?而美國及西方多年來對中國出口導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稱道,對中國GDP“增長奇跡”的夸贊,不也是在實施“經濟捧殺”戰略嗎?直到肇始于美國華爾街的全球金融海嘯,才讓中國進一步意識到了自身經濟結構和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強烈感受到了自身社會矛盾凸顯期的危機,認識到了經濟發展方式向依靠內需驅動轉型的必須。但恰在此時,美國對中國的“捧殺”戰略,也隨之迅速轉型為“問責”戰略了。這場“網絡海嘯”,即是美國對華戰略的轉型標志。不知這是否更意味著,美國的“經濟捧殺”戰略階段目標已經實現。
應當看到,美國掀動的這場“網絡海嘯”,其實只是美國長期以來實施的文化戰、演變戰、攻心戰、肢解戰、經濟戰、貿易戰、技術戰、網絡戰、金融戰、貨幣戰及外交戰整體戰略的繼續和升級。這場“網絡海嘯”的背后動因,也是向中國轉嫁這次金融危機損失的又一輪沖鋒。因為華爾街的“金融毒資產”還有很大一部分被冷藏著,美國沒有就業增長的經濟回升事實上是“偽回升”。同時,主權債務危機的陰霾,還正在西方世界中心地帶的歐洲上空徘徊郁積著。所以,這場網絡海嘯的驟然升級,會不會是美國早有預謀的策劃?甚或是第二波金融海嘯的先聲?但愿網聞博報小社員的預測,僅僅只是杞人憂天的多慮。
不過,就算是美國提醒中國不要忘記,這個世界“船堅炮利”的“國際慣例”始終沒變。這對13億中國人民來說未必是件壞事,特別是對曾對“普世價值”的美國抱有善良幻想的人們,更是敲響了醒世警鐘。而僅網民人數就超過美國總人口的中國,曾經經歷過“船堅炮利”慘痛教訓和西方經濟封鎖考驗的中國,曾經在世界上第一個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神話”的中國,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有資格提醒美國的總統,不要忘記美國與中國交手的歷史教訓,更不要忘記當年大英帝國為何會丟失世界霸主寶座的覆轍。而且中國的網民會以自己的語言發聲,向美國證明中國的網絡自由,也好讓美國放心并省心。不要忘記,美國曾逼出了中國人自己的“兩彈一星”,逼出了中國人自己的北斗系統,難道還非得再逼出中國人自己的互聯網和“中國標準”嗎?那可不就是把美國的互聯網“根”都給拔了嗎?
雖然,美國技術先進。雖然,美國“船堅炮利”。雖然,“公海”疆界已經擴展到了太空和互聯網。但中國人終究會讓美國及西方列強懂得,在這個世界上,人終究是決定性的因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而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因為人是技術的主人,也是金錢和資本的主人,而不應是金錢和技術的奴隸。這一點,也是中國人信奉的來自民族古來智慧的“普世價值”。如若不信,那就走著看吧!